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催生了在线教育等新业态。在食品界,螺蛳粉意外“出圈”成为“新晋网红”。味道令人“上头”的螺蛳粉,作为柳州特色产业已有百亿规模之巨,其背后是地方政府的全力推动。近五年,柳州市政府密集出台支持、鼓励螺蛳粉产业的一系列政策足有14项之多。不久前,**到访柳州,特意前往有34家螺蛳粉生产及配套企业入驻的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了解特色产业发展。“出圈”不止螺蛳粉,去年5月,全国首家螺蛳粉产业学院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柳职院”)揭牌的新闻,在当时引发网友热议,这是柳州抓住自己的特色产业优势做职业教育文章的范例之一。
统筹规划,搭建职教人才培养立交桥
2020年上半年,广西GDP增速数据统计中排名垫底的柳州,在三四季度一举逆转,全年GDP位列全区第二,其汽车、钢铁、机械三大支柱产业功不可没。因工业而兴的柳州,有70%高职毕业生在本地就业,职教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柳州的职业教育跟企业联系非常紧密,培养的学生紧紧地为地方产业发展服务。”柳州市教育局局长潘旭阳告诉记者。
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柳州模式,被总结概括为“政府领航、双元一体、教产相伴、融合发展”的十六字,“政府领航”排在首位。柳州市政府全面而长远的眼光,深刻地影响了当地开办职业教育。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从政府到教育局再到职业院校,都具有强烈的规划意识。
2009年3月,广西全区第一个由政府统筹的柳东新区职教园开工建设,与柳州汽车城项目同步规划。目前,官塘核心片区入驻了两所中职、三所高职。柳职院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宿舍的门前都有到汽车城的直通车,如今已经有学生在汽车城上课了。
2017年开始,柳州市教育局一方面以产业链为导向,清晰地梳理出与产业相应的培养专业,并将产业链的若干关键环节与中职、高职、本科专业挂钩,明确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和课程。贯通专业相近、学历层次不同的人才培养,教师按专业“组团”外出培训,进一步巩固贯通意识。另一方面,瞄准柳州的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引导职业院校的专业布局,进行错位发展。
培养满足企业所需的人才,意味着职业院校必须随市场动态调整专业。职业院校在充分调研后,决定专业的撤销和新增。比如,柳职院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配置、社会服务等五方面进行评估,下设填报率、报到率、就业率等20多个细分指标,统一打分,淘汰连续三年赋分排名末位的专业。根据学院的历史条件和现有基础,开设新课程,待条件成熟后转为新专业。
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螺蛳粉,其产业是“三产融合”的标杆:一产包括螺蛳养殖、米粉制作等;二产是螺蛳粉生产加工、包装等;三产则有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乃至螺蛳粉特色小镇文旅产业……产业链各环节约可提供25万个就业岗位。柳职院成立的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就是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生动注脚。产业学院统一协调,从市场营销、食品检测技术、工艺设计、设备维修和管理等专业群入手,不同专业学生围绕螺蛳粉产业方向共同开展学习。
柳州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正处于黄金期,不久前,紧挨着柳州轨道交通园,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柳铁职”)获批了一块地,用于和广西柳州市轨道交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学院。依据相关产业群链条,柳职院专业群建设“一主一特”两条线,“一主”围绕柳州支柱产业,“一特”包括城市服务、商贸、文化艺术等专业群,对标柳州新兴产业做出特色。2020年底,柳州市被确定为广西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可以预见,职业教育必定为柳州试点城市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办校内工厂,多点发力为产业提质增效
在潘旭阳看来,职业教育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也是最大的民生。每逢毕业季,不少有残疾人用工需求的企业早早赶到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柳一职”)招聘。每年,这所中职学校有100多名残疾学生入学,接受技能培训,毕业后无论就业还是创业,他们都过上了体面生活。
几年前,杨喆从教育局调到柳铁职任职,刚到学校的一年里,她很纳闷:学校大大小小的会议上,从没人提过招生困难,也从不对外进行招生宣传。原来,柳铁职有近二分之一的学生采用订单培养,入校就签就业协议,各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供不应求。学生“挤破头”都想上的柳铁职,每年整体招生分数都超出本科分数线十多分。“想要‘坐上火车去拉萨’,一定可以放心。在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青藏线上,是柳铁职的学生们保驾护航。”杨喆说。这份底气,源于她对柳州的职业院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的信心。
高素质技能人才,必然出现在生产线上。柳州的职业院校把企业办在学校,把工厂车间搬到实训室。到企业工作,对柳州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们来说,只是换了个工作环境。柳一职一栋办公楼三楼的尽头,一块蓝色牌子格外显眼:柳州一直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这里也是柳一职产教深度融合的学生实训工厂。柳一职党总支副*周轶群说:“学生有两三个月全天在生产线上,真实参与生产,比坐在教室里上课的体会更深刻。比企业宽容的实训环境,让学生进入社会前有一个缓冲和过渡,更懂得企业的需求。”
在柳职院机电工程学院教学实训基地,一辆装着检测合格、能够直接安装使用的汽车成品零件的货车缓缓开出,行程目的地是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实训室里的高精尖设备和企业品牌、规格、质量对等,采用一系列的国际技术标准生产产品,检验结果和企业互认,合格零部件直接拉到工厂用于组装车辆。“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下,学校教师也是企业的师傅,学生是工厂的学徒,校内跟岗实习过程是生产过程,学生的作品就是产品,遇到的都是实际问题,学生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机电工程学院教师甘达浙说。
搞科研,职业院校也能“挑大梁”。机电工程学院实训室另一边隆隆作响的机器,是还在调试螺蛳粉自动化生产线。它是柳州市的科研项目之一,由企业向学校提出需求,教师拿解决方案。机电工程学院还承担了新产品的研发试制,在工艺成熟的条件下再进行量产,吸引了许多企业慕名而来。
对外开放,输出职教品牌
2014年,柳州市教育局接到了柳州市政府的一项命题——职业教育国际化。“拿到这个命题,刚开始有点懵,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到底要做什么?”潘旭阳和同事们一道,花了些时间把这个概念搞清楚。他告诉记者:“职业院校学生毕业的时候,掌握技能达到国际企业认可的程度。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和体系,一是标准国际化。引进国际最先进的标准,职教人才培养与之衔接。二是服务企业走出去。在柳州企业走向海外开拓市场的同时,柳州职业院校的学生紧紧跟随企业步伐走出去,始终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
多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设备是买来的,而柳州的每一颗轨道螺丝钉都是本地制造。在“柳州制造”远销海外的同时,柳州的职教品牌也逐渐成为一张亮眼的对外城市名片。柳铁职是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之一。泰国看中了柳铁职在铁路运营和维护方向的专业水平,把学生送到这里培养。此后,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等国家纷纷登门拜访……2018年5月19日,柳铁职牵头成立了中国首个面向东盟的职教联盟——中国—东盟轨道交通职业教育联盟。铁道信号自动控制、铁道工程、铁道机车和铁道车辆是联盟的首批合作专业,高铁产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材、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均是“柳铁职标准”。
柳工—柳职院全球客户体验中心是柳职院与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工”)工程机械校企协同发展平台。中心一楼的整个墙面上,是一张世界地图,鲜明展示了柳工海内外全球战略布局。辐射4个国内分中心、8个海外分中心及9个柳工经销商全球共建基地,企业培训网络覆盖全球。在这里,校企共同开展工程机械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将为柳工全球经销商和客户提供专业的工程机械培训,为客户提供柳工全系列产品整机驾驶及工况体验。柳工、柳职院协同出海,为柳工海外员工、经销商提供培训,订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柳工全球生产、服务体系提供人才支持。
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的制造业实现了巨大飞跃,成为“世界工厂”。“这一过程中实质上完成了技术转移,人是最重要的载体。产业飞速发展与人的理念和技术密不可分。因此,哪里的职业教育发达,哪里的产业就发达。”潘旭阳很感慨。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横向链接企业人才战略需求,柳州产业势强出于人,人材之成出于职业教育。
(作者:王楠)
来源: 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