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薹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的变种,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红菜薹、油菜薹、红油菜薹,它与广东菜心属于同一变种。原产于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以湖北武昌和四川成都栽培最为著名,在北方地区有少量栽培。其形态特征为:根系较浅,主根不发达,须根多,再生力强,育苗移栽成活率高。茎营养生长期短缩,能发生很多基叶和腋芽。苗期经低温春化后,在适温为 15℃~25℃和良好的光照、充足的矿质营养下抽生花薹。腋芽可萌发侧花薹,菜薹形成期需40~60 天。茎基部长出的叶椭圆形至卵形,绿色或紫绿色;叶缘波状,基部深裂或有少数裂片;叶脉较突,紫红色;叶柄长,紫红色。花薹的叶片较细小,倒卵形或近披针形,基部抱茎而生,叶片生长适温 20℃~25℃。总状花序,完全花,花冠黄色。长角果,内含多数种子,种子近圆形,紫褐至黑褐色,千粒重 1.9 克,发芽力可保持3~4 年。以花薹供食用。
△生产环境要求紫菜薹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在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的肥沃壤土或沙壤土中生长。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适温为 25℃~30℃,叶片生长适温为 20℃~25℃。现蕾至菜薹采收为菜薹形成期,适温为 15℃~25℃,在昼温 20℃、夜温 15℃时菜薹发育良好,产量、品质俱佳。
△露地春栽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早春露地栽培宜用中熟类型的和中晚熟类型的品种,如二早子红油菜,胭脂红红菜薹等,于露地定植期前30~35 天,用阳畦冷床育苗,或日光温室、大棚等设施整地育苗。4~5 月上旬种植的,宜用耐热早熟的品种,如十月红 1 号和 2 号红菜薹、成都尖叶子红油菜薹直播,或提早 30 天于冷床育苗移栽。晚至 5 月上旬播种的,产量低,品质也较差。如用中熟品种“二早子红油菜薹”,宜提早于 2 月下旬在阳畦冷床育苗,3 月下旬至4 月上旬定植。
2、育苗露地春茬宜育苗移栽,而培育壮苗是获得高产、优质的关键。
(1)适时播种: 春茬苗龄以 30 天、5~6 片真叶定植较适合,所以应于大田定植前 1 个月左右,进行播种育苗。
(2)苗床的处理: 苗床应选择较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施入腐熟有机肥料,每平方米苗床约用 10 千克的腐熟畜禽粪与人粪尿的混合肥,肥料要与畦土充分掺匀,然后精细耕耘、整平,搂成里口稍低的四平畦,浇透底水,灌水深度以淹没畦面约 8 厘米,水渗下后,在畦面上均匀地撒一层厚约 0.3 厘米的过筛细土,即可播种。
(3)播种: 用种量为每亩 50 克,需用苗床 45 平方米。干籽撒播在已准备好的苗床上,要播得均匀,可把种子分成多份,每平方米约用种子 1.13 克。播后泼粪稀覆盖,或撒一层经过筛的细土,约0.2 厘米厚,以遮盖住种子便可。畦上面可再盖塑料薄膜保湿,种芽露出即除去塑料膜,适宜条件下需 5~7 天出苗。
(4)苗期管理: 播种后至幼苗长出前,苗床温度白天保持 25℃~30℃,出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 25℃左右,夜间温度不要低于15℃。苗期要保持苗床湿润,但不能过湿,以免引起病害的发生,也不能干旱,否则会因干旱而使小苗老化,影响后期生长。视生长情况,在小苗 3~4 片叶时进行 1~2 次叶面喷肥,可用 0.3%~0.5%的尿素加 0.2%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雾喷,喷洒时间最好在下午进行,及时间去弱苗、过密苗,拔除杂草。
3、定植(1) 整地作畦: 紫菜薹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但以保肥保水的土壤种植更适宜。栽植前深翻整地,看地力情况施足基肥,一般可施用经沤熟的禽畜粪和人粪尿混合肥 3 000~4 000 千克,耕耘耙平后作畦。早春作平畦,晚春或初夏栽培宜作高畦。平畦宽 180 厘米(包阔畦埂),种 3 行。晚春高畦可按 120 厘米(包阔畦沟)作畦,畦的高度以便利排灌水为原则,种植双行。
(2)移栽定植: 幼苗苗龄约 30 天,有真叶 5~6 片时移栽定植。定植前一天要把苗床灌透水,第二天起苗时带土移栽。挖苗尽量减少伤、断根。种植深度以苗坨面与畦土面齐平,种后浇透定根水。种植密度为行距 40 厘米,株距 30 厘米,亩植 3 700 株。
4、田间管理紫菜薹怕旱又怕涝。受旱后不但生长不良,而且容易发生病毒病;若湿度过大,则易引起软腐病。所以水分的管理应做到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便可,避免过旱或过湿。定植成活后结合浇水,及时追施苗肥,一般 5~7 天追施一次液肥,促苗生长,直至主菜薹抽出时。进入采收期后,要根据植株生长状况进行追肥,以化肥为主,也可用复合肥料。水、肥的管理,应本着使植株嫩而不徒长、老而不衰的原则进行。
5、采收早熟品种定植后 30 天左右即进入初收期,主薹宜早采割,“主薹不掐,侧薹不发”。当主薹长有 30~40 厘米,1 个或 2个花蕾初开时为采收适期,采收时在主薹的基部割取,切口略倾斜,以免积水而引起腐烂。切割时注意保留基部几个腋芽,以保证侧薹抽长粗壮。侧薹采收时,每个薹基部留 1~2 片叶,以使萌发下一级菜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