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是说明很多家庭对老年人很尊重。
尤其是经济发达的社会,人们越来越孝顺了,都喜欢给耄耋老人过大寿,庆祝生日,这是子女们的骄傲。
但是,也有部分老年人却坚决不过生日,这让子女们匪夷所思。
其实通过以下事例,我们就可以明白老人的心思,从而顺从老人的心愿,做到不办寿宴也可以让老父母安度幸福的晚年。
首先,办寿宴大吃大喝,容易诱发老年人疾病并导致死亡。
我的婆婆就是坚决不过生日的人,因为在她家族的二位老人中,都是由于过完生日才出事的。
婆婆的姑姑66大寿的时候,她的女儿要给她办一次寿宴。因为农村有句话,“六十六,要吃姑娘的一刀肉″。
她的女儿是一个豪爽大气且孝顺的的人,她说:"既然是要吃一刀肉,还不如就给母亲过一个60大寿”。
姑姑也高兴,于是就顺从了女儿的心意。没想到,酒席过后,姑姑就病倒了,一病病了两个月,天天肚子疼得厉害。
其实,在那个经济艰苦的年代,平常很少吃大鱼大肉。而在酒席上,母亲高兴了,大快朵颐都放开吃,结果把胃吃坏了。
可是,亲戚们都说,姑姑的病就是由于办寿宴才得上的。真是辜负了女儿的一片好心。
婆婆的舅舅在70多岁的时候,已经得了肺病,整天气管里呼哧呼哧的喘不过气来,好像随时都会撒手西归。
子女们很着急,想为他办个70大寿冲喜。
喜事办得很热闹,家族里的人都来了,在院子里办了10桌酒席。可是,一个礼拜以后,他的舅舅去世了。
有人认为,舅舅的死就是由于办寿宴所致。其实,其中的因果关系颠倒了,而是由于病太重,所以才要办寿宴冲喜。
没想到冲喜根本不可能遏制病情的恶化。老人的死是由于疾病造成的。
办寿宴,吃出毛病的;冲喜没有遏制病情反而丧命的,这样的事例很多。因此,在婆婆的观念里,老人的生日是不能过的。
其次,办寿宴太热闹,接待客人会耗费老年人的大量精力,容易让老年人心生厌烦。
农村办寿宴,如果家里的儿子多条件又好,都要争着给老人办。这样的话,就得年年办。如果老人爱热闹,愿意办,对迎来送往很热心,那倒没有什么。
很多老人不热衷人情往来,觉得招待客人很麻烦。我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宁肯在家喝一碗稀饭,也不愿意出去跟很多人在一起大吃大喝。
对有的老年人来说,一杯热茶,一碗热粥,一个馒头,一小碟咸菜,就是幸福。
其次,办寿宴大量的亲戚聚集到一起,喝了酒容易引发矛盾。
有个朋友的父亲90华诞那一年,子女们准备为他大大的办一次。整个家族的人都邀请了,在酒店办的席。
家里几个女婿爱喝酒,每次碰到一起都要拼酒,拼个不醉不休。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有一个人又喝多了,不知什么原因,对平常看不顺眼的妹夫甩了一个耳光。妹夫平白无故的挨了一个耳光,当然不示弱,于是扑上去捉对厮*。
这下酒店里热闹了,打架的,劝架的,闹作一团。90大寿的父亲看到这个场面,很是生气。饭没有吃完,就气哼哼的走了。
本身是老人的喜事,年轻小辈们如果不懂事,再加上火气暴躁,很容易在酒精的作用下冲动起来,发生不愉快的行为。
这不仅没让老人开心,反而觉得在家族中丢面子,认为自己教育无方。
最后,大办寿宴要花费大量资金,勤俭持家的老年人于心不忍。
在农村,人们喜欢攀比。如果,今年一个哥们给他家老人过大寿,而其他的亲戚邻居不办的话,怕被别人笑话。
于是,也得想方设法去办,即使自己的经济条件不好,这个面子也是要要的。而在农村办寿宴,又不是只在自己家里小范围办,而是要请很多人。请的人多,花钱办酒席的费用就大了。
这让一贯省吃俭用的父母于心不忍。于是,会过日子的、理智的老年人就极力反对大操大办生日宴。
对于经济条件不好的人来说,没有必要穷讲究。如果孝顺父母,平常隔三差五给父母买点好吃的就行了。
没必要非打肿脸充胖子,让宴席影响自己的生活。
办寿宴就是为了孝顺老人,孝顺孝顺,要顺从老人的心愿才是孝。
如果老人的身体好,精力好,喜欢热闹愿意去办,也不怕花钱,那么就可以按照他的心思去办,让他高兴;
如果父母不愿意去办,那么就要顺从他的心意。如果办寿宴让老人身体不好,甚至出意外;或者闹得鸡飞狗跳,让老人寒心;或者怕花钱而让父母忧心忡忡,还不如不办。
生日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如果让父母高兴,常回家看看,天天都是生日。
就像歌词里说的:"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总操心就问个平平安安。″
有书君语:有书君送福利啦!!!董卿说:“读书是可以给人以力量的,它更能给人以快乐”。私信回复有书君,回复“福利”即可【免费领取52本】高分好书,限时福利,不容错过哦~
也许你还会喜欢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