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后行下一句是什么意思,三思而后行的真正含义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1 02:29:14


三思而后行,再,斯可矣。

——《论语·公冶长篇》


三思而后行的流传度很广,意思也很明了:凡事三思而后行,比喻做任何事情前,要考虑好多种情况或多种风险因素或多种可能的结果。十分符合孔子等为代表的古代圣人所提倡的审慎哲学和人生观。

三思而后行下一句是什么意思,三思而后行的真正含义(1)

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三思而后行容易理解,“再,斯可矣”又如何理解呢?说法大致有3种:

(1)再结合过往类似经验就可以了;

(2)思考两次就行了(没必要三思);

(3)再多思考一次或几次,就可以了。

稍微分析一下:(1)再并没有“历史经验”的意思,这种解释延伸过多,为了解释而解释;(2)结论过于武断,并不符合孔子的个人性格以及所提倡的”慎“;(3)思考多次又过于迂腐和多虑了,再思考一次的解释倒是合理,符合慎之又慎的思路,又不过拘泥于繁复的思虑中。

其实,还有一些典故故事可以辅助理解,比如以前有一个灯谜:一人将灯笼的三面都撕掉了,过一会又将最后一面撕掉,打一名言。答案就是“三思而后行,再,斯可矣”。

三思而后行下一句是什么意思,三思而后行的真正含义(2)

那这一智慧放在现代又如何理解和使用呢?放在现代管理学中其实可以有很好地辅助理解:

(1)运筹学的决策理论,何为三思呢?比如你可以罗列出三种可能情况:利好,一般,利空,以及三种情况可能带来的收益和损失,同时有三种决策原则可以考虑:乐观准则(找出每种方案的最好结果,再取最高)、悲观准则(找出每种方案里的最差结果,在取相对最高)、后悔准则(最小-最大原则,首先确定每种方案里面的机会损失<如在利好情况下,某一方案的结果值与三种方案中最大结果值间的差值>,然后比较多种机会损失里面的最大值,而后取其中较小的)。“再,斯可矣”则是对决策的原则选择,依据可以是结合当下的环境和环境预测,从而决策选择何种原则,从而就可以确定最终选择的方案了。

(2)在项目管理学中的计划时间预估中同样可以结合,如三点估算(β估算原理相同),“三思”是选择最乐观估计To、最悲观估计Tp和最可能估计Tm(历史经验或专家判断等),而“再”最终进行平均折算,就可以算出相对合理的估算时间:三点估算T=(To Tm Tp)/3 ;β估算=(To 4*Tm Tp)/6。


古代先哲的智慧,不应该只静态的引用它们,可以结合新式、科学的思路进行综合分析与借鉴。

文|子康

历史|人文|旅游|伴读|分析软文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