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桥的故乡”。几千年来,中国人修建了不计其数的桥梁,它们横跨在神州大地的山水之间,便利了交通,装点了河山,成了中国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并且,中国的桥梁有不少本身就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
史料记载,我国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独木桥和数根原木拼成的木梁桥。在战国时期,单跨和多跨的木、石梁桥已普遍在黄河流域及其他地区建造。比如,公元前300多年建于陕西蓝田县蓝溪上的蓝桥,就是早期多跨木梁柱桥的一个代表。
中国桥大发展于隋,全面兴盛于宋。越来越多的河上架起了桥,有些桥至今仍在使用!这些桥连接起道路,编织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按照桥的结构,最容易搭建、也最早出现的桥是浮桥。此外还有吊桥、索桥、拱桥和梁柱桥。每一种桥力学结构不同、外观不同,特点也不同,但基本功能都差不多。
最早的吊桥采用的是藤索、竹索,后来发展到铁索。四川灌县的珠浦桥是竹索桥的代表,它位于都江堰口,横跨岷江。它始建于宋代以前,历代时毁时修。
唐代中期,中国出现了铁链吊桥,这比西方早800年以上。四川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建于1706年,是著名的铁索桥。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广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