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释义
农历九月九日,俗称“重阳节”,是与春季的重三(上巳)相对的游赏性节日。
为什么叫“重阳”呢?
由于《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称作“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的起源
重阳,这种称谓在战国时代已经存在了。
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不过,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流传最广、接受度最高的是源自“厄日”的辟邪消灾。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记载了东汉人桓景向仙人费长房学道的故事,由此,登高饮菊花酒、佩茱萸的习俗就广为流传,并在不同地域的沿袭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俗。
另一种观点认为,重阳节源自“吉日”的欢庆。
但似乎只是“俗嘉其名”。
什么意思?
就是说,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有长长久久的意思,被人们认为吉祥,所以才有了响应的活动。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也有观点认为,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学者刘海霞介绍,历史上对于重阳的记载众多。《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可见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地的活动,这是远古时期,重阳节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绍本认为,重阳节的原型是古代的祭祀“大火”星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星,在九月隐退。“大火”星的退隐,让一直以“大火”星为季节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也让把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恐惧。
因此,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
当然,也有人对此持模糊态度。
汉代《西京杂记》曰:“九月九日佩茱萸,饮菊花酒,……相传自古,莫知其由。”
重阳节的演变
汉代,重阳节有了求寿的习俗。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的宴会发展来的。
汉代《西京杂记》就有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
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
南北朝时期,有了野外宴饮的习俗。
南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宴”。
有关重阳节的习俗开始和驱瘟避祸的传说联系了起来。
其中普遍为后人所接受的恒景避灾的传说,出自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志》。
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据记载,正式将农历九月九日列为国家认定的节日是在唐德宗李适年间(780年-785年),因大臣李泌上书奏请,官方才布告天下,将重阳节列为“三令节”之一。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
《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
《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发展至近代,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1989年,我国政府将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和谐地结合起来,使这一传统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新式节日。
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