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区栎阳镇义合村历史,临潼区交口镇辛里村历史由来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1 06:17:46

不到黄河心不死。这句话在我老姑身上充分得到了验证。

十三岁的老姑在老黄家呆了三个月后的一个月夜趁起床小解她悄悄的溜过了黄家大院。这一次还没跑出十里路就被逮了回去。

一年后我老姑又一次找机会跑出了家,这次她沿山路翻了三座山梁走了50里,后被发现又逮了回去。

一晁三年过去了,然而三年内老姑强压着对亲人的愛,强忍着对故土的思念。竭立任劳仁怨的劳作,做到知书达礼。

最后一次是白天光明正大的走出家门,她反着方向向东边街道走去。没有任何家人跟随。她走着走着就走出了翼城县城。当人们都消失在她的视线时不由得加快了步阀,竞直钻进了大山里,三百里山路我老姑是用了七天六夜去完成的,她觉得她完成了一个伟大的状举,即使过了黄河回到渭北找不到爷娘兄弟和二个姐姐也会圆了她的梦。

身上多处受伤的老姑看着渡口上往来于山西与陕西的船只激动了。但老姑并没有急于跑向岸边

一直等到夕阳西下岸上人员稀少时这才小心翼翼地走向船只。

当船员们告知今天船己不再摆渡时,却看到从船上下来的黄家人。

老姑望着黄河绝望了。

以至于后来我工作后,谁提到不到黄河心不死这句话,我的心就隐隐作痛。

我就可以感受到我老姑那撕心裂肺的痛。

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家族苦难的痛。

那是一段山东移民苦难的痛。

(摄于新兴办万河村)

临潼区栎阳镇义合村历史,临潼区交口镇辛里村历史由来(9)

十八岁那年我老姑和黄家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老姑夫生育了我表大爷,山西的黄家也是和我高祖父那年代一起出来的山东人。

从此老姑再也没有跑过。

但是老姑还是时刻牵挂着关中大地。

在以后的近四十年的思乡生涯中,只要听到说山东话的她就很热情 ,一直在打听着高家亲人的消息。

1952年的一天,黄家山东老家来人了,当老姑得知黄家在临潼北屯平安村(1987年划归阎良)也有家人,而且和秦家村只有二里路,并在平安村听说过她这件事时。老姑顿时热泪盈眶。

一个月后的夏天,年过6旬的老姑在我表大爷的陪同下转碾坐车回到离别四十年的家乡秦家村。

但她的这次39年多的别离再也没能见到最疼她的娘。

当她哭着长跪于父亲身边问:“为什么你单单把我卖了呀?"“为什么你们这么狠心四十年都不去看我呀?"

我曾祖父说:“你最听话有出息所以选了你,我不想丢高家的人,选你也因你小一点。"

当年我曾祖父病逝。去世前他说:“哪个孩子都是心上的肉,不是不想去看她,咱是给黄家答应过不再去见她的呀..."

临潼区栎阳镇义合村历史,临潼区交口镇辛里村历史由来(10)

我达达高乐山说,我四老姑最痛恨的是日本鬼子。

那年日本鬼子侵略了翼诚县城 ,到处作孽。一天日本鬼子追赶她和十几个妇女 ,老姑她们在一条街的拐角处窜进一条小巷的一大户人家,爬木梯子藏到二楼草棚里。老姑最后一个上楼后把木梯子也拖了上去。追上来的那群鬼子没找到她们,却对小巷里刚出门的一名妇女施了暴行。四老姑亲眼目睹了这罪恶的一幕。

抗战胜利后,老姑在县城做了接生婆,她分文不收。接生了无数个生命。在过去翼城县城周边我四老姑家喻户晓。

(图为芦庄,著名书法家野马家乡)

临潼区栎阳镇义合村历史,临潼区交口镇辛里村历史由来(11)

山东人的后裔乡音一直没变,比如把人受到委屈叫瓦古,偷偷的看叫漏后,时间长叫一大盼子,生气无处发泄叫窝屈,喝水叫哈水,闲聊叫拉呱,土块叫卡拉、包饺子叫包姑扎、菜盒叫哈饼、蒲公英叫婆婆丁、鸭子叫扁嘴,麻雀叫家臣子、知了叫结留龟。而说这些话的人也同时生活在阎良的学校、小区、商铺,工厂、机关之中,他们在这些地方说普通话、本土话但一旦得知对方是山东人,马上又改口为山东口音。

我爷和达达们就是一直用这些词语给我讲的家族苦难史。

武屯镇仅三合村就有焦氏、秦氏、刘氏续写了家谱,续写家谱的还有敬家堡陈氏、芦庄的习氏、新民村朱氏、义合村李氏、杨居孙氏、东鲁村和义合村徐氏等。

临潼区栎阳镇义合村历史,临潼区交口镇辛里村历史由来(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