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是父母的希望,是家族根脉的延续,所以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财力,可结果往往差强人意。
比方说许某馨,家庭良好的背景,国家精心的培育,没想到竟然培养出一个白眼狼来。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一方面与自身后天的环境有关系,一方面也代表着父母教育的失败,所谓“富不过三代”、“君子之泽,五世而斩。”都是有道理的。
传承是中国文化的生生不息的源泉
父母德行不足就会显现在孩子身上,同样,如果父母修身养德,积累善因,那么孩子后来就会得到这种善根的滋养。
三次上书全为百姓,利国利民昭彰后世
公元444年,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名将、大臣刁雍在镇守薄古律镇(今宁夏)时,他发现历年战乱给当地生产造成了极大破坏,在充分勘察地形之后,刁雍第一次上书:
请求挖掘新渠,引黄河之水灌溉农田。
刁雍引黄河水灌溉农田
一个镇守边关的武将,关心起了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关心起了民生,不能不说刁雍有着大的战略格局。
民心稳了,边关自然安定。
渠成之后,刁雍又采取当时先进的灌溉方法,最终将边境荒镇变为沃土,这条渠,就是日后著名的“艾山渠”。
公元446年,老百姓受益于艾山渠的建成,薄古律镇连续获得了丰收。
粮食大丰收了
丰收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解决了温饱的百姓,粮食运不出去,当时边境只有陆路运输,往内地运粮成本极高,而且耗时巨大。
刁雍再次上表:
请求造船300艘,沿黄河直下,往返运粮,也因此开创了黄河上游的水运史。
有了良好的运输方式,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黄河成了刁雍利用改善民生的“宝河”。
公元448年,刁雍发现,薄古律镇成为粮食重镇以后,没有屏障,经常遭到外部势力的侵犯和抢掠,而且原来的粮食也多得没有地方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