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特(前排右3)黄农(前排左3)
1939年6月,罗生特到达上海。不久,他在上海开了诊所。通过朋友的介绍,他认识了在上海生活的德国籍犹太人汉斯·希伯。希伯是著名记者和政治家,曾是德共党员,同中共上海地下党有秘密联系。当时,希伯在上海联络了一些外国进步人士,经常请他们到家里聚会,罗生特就是其中之一。在希伯的影响下,加上自己的耳闻目睹,罗生特更加憎恨德国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同情和钦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1941年初,蒋介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遭到上海外国友人的一致谴责。罗生特义愤填膺地表示,他要去苏北参加新四军。1941年3月,在有关方面的周密安排下,罗生特到达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盐城,受到代军长陈毅和政委刘少奇的热情接待。
黄农(王雨田 时任山东军区卫生部部长 一排右1)罗生特( 卫生部顾问 二排右1)白备武(卫生部原部长 二排左1)谷广善(卫生部政委 后排左1)刘放(卫生部副部长一排左1)(康矛召 摄)
此后,罗生特全身心地投入医务工作之中。他不计较生活环境差、医疗条件简陋,也不考虑个人安危,既给人看病,还培训医护人员。当时,部队驻地分散,交通不便,但只要需要,他随时出诊。对老百姓求医,他也热情接待。他经常说:“我来这里不是游客,而是白衣战士。”因此,大家都称赞他是“新四军中的白求恩”、“当代华佗”,还送了他一个昵称——“长鼻子”。
1942年,罗生特通过陈毅和新四军政治宣传部长钱俊瑞的介绍,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一名特别党员。
1943年春,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患严重肾病,经罗生特治疗后,病情好转。此后,罗生特被调往山东军区工作。
1945年,罗生特同中国人民一起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至1948年,罗生特随罗荣桓的部队到达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卫生部顾问兼第一纵队卫生部长。他很尊重传统的中医,鼓励工作人员用中药治病。
04
1948年以后,罗生特随军进入北京。因患心脏病,他申请回奥地利探亲。1949年10月,他动身返回维也纳,后来去以色列特拉维夫的一家医院工作。但是,他的健康状况不断恶化。1952年4月22日,罗生特被病魔夺去了生命,葬在特拉维夫附近的墓地里。当时,以色列很少有人知道他在中国的经历。
山东莒县举行纪念罗生特90诞辰活动 (《中东散记》图)
然而,中国人民没有忘记这位曾经并肩战斗过的战友。1992年,中国有关方面在罗生特90诞辰时组织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在他工作过的山东莒县为他竖了一座汉白玉塑像;当地医学院的一个系以他的名字命名;在上海和其他地方播放了有关他生平的纪录片等。
作者(右二)出席罗生特的生平图片展 (《中东散记》图)
中以建交后,罗生特的墓地被重新修整。1996年初,我第一次拜会以中友协会长考夫曼时,他就向我谈起罗生特,并安排我去拜谒罗生特墓。1999年10月,以中友协与特拉维夫大学的犹太人大流散博物馆联合举办了一次活动,主题是“一个维也纳医生的中国传奇”,详细介绍了罗生特的生平。
应该说,“中国恩人”和犹太战友体现了中国人民和犹太人民相互同情和支持的传统友谊。他们都为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 END —
文章来源 |《中东散记》
作者 | 王昌义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