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大别山战略意义配图图片,大别山图片大全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1 11:17:38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发生在1947年,对人民解放军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1、历史背景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12万人马强渡黄河,开心鲁西南,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刘邓大军在8月7日黄昏从鲁西南出发大别山的壮举,经过20多天快速行军,战胜了敌人的前堵后追越过陇海路,黄泛区、沙河、涡河,洪河、汝河淮河等一道又道障碍,在8月27日胜利进入大别山区。在此期间,陈谢集团往返于潼关与洛阳间连续作战,歼敌3万余人,使敌人不得不抽调在大别山的1个整编师和在陕北晋南的的两个旅团支援。9月上旬,陈毅、粟裕率黄河北岸,华东营*军,第六,第十纵队,和特种兵纵队南渡,会同原在鲁西南,地区的五个纵队,组成的是十八万人的西线兵团,并在菏泽以东,发起砂土集战役,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57军,迫使国民党抽调山东和大别山的四个整编师支援,接着,在九月下旬,进入,豫皖苏边区。最后,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布成逐鹿中原的品字形阵势,互为犄角,协调行动,迫使国民党军大批兵力难调,给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以有力的,策应。形成了人民解放军,胜利的历史上的转折点。

2、历史意义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重大意义是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此战内是解放战争的一个容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威胁其首都南京和武汉两大重镇,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这一创造性的战略决策、独特的战略进攻样式和丰富的作战经验,给*军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