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沾高速经过金源乡吗,沾临高速南段详细路线图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1 16:23:25

系舟山 韩宇军 摄

现实中,缺水实际上早已成为这片土地的切肤之痛。缺水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桩大事,关涉生存发展。史料记载,清代忻定盆地各县尚武之风盛行,在缺水严重的年份,因为水量分配问题而发生矛盾甚至械斗,也是常有的事。

治理缺水的关键是引水。引哪里的水?目光自然投向黄河。黄河流经山西境内长达965公里,北自忻州偏关县入境,南至运城垣曲县出境,然而整个流程皆在山峡之中,看着飞流直下、一泻千里的黄河之水,山西人干着急,难以用上自流之水。引黄入晋,本质上是提黄入晋,就是如何把费很大劲蓄起来、拦起来、提上来的地表水、黄河水送到最缺水的地方。

这里必须提到一个地名:万家寨。这个寨位于偏关县,相传明代兵部右侍郎万世德在面临黄河东、南、北三面皆悬崖绝壁的地方建立营寨,故名。登临此地,你会看到湾里有乾坤的智慧,枯藤老树的幽静,落日映长河的壮美,日月同辉的神奇,但更紧要的却不是这些风景,而是那个令世人瞩目的万家寨引黄工程。这个工程,曾被世界银行专家称为“具有挑战性的世界级工程”。

寻沾高速经过金源乡吗,沾临高速南段详细路线图(21)

万家寨水利枢纽 偏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刚来忻州工作那年的初冬,我曾去过偏关万家寨引黄工程现场,对那里的核心泵站和枢纽大坝印象深刻。进入地下100多米的核心泵站,各种机械设备一尘不染。望着有些高远的穹顶上的蓝天白云,震撼中不由思考起来。人类发展史告诉我们,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城市和人口密集区基本上都是沿河布置,建在山区中的少之又少。城市建在河边,如果把河道的水补充上,就可以满足整个城市的用水。由于河与河之间全部是高山,要想把水泵上山,再流下去,运行成本过高,显然不现实。所以只能选择在山体合适的位置打隧洞。通过以隧洞为主的连通工程来实现,沿着原来的水系,依靠人工工程,建设输水工程。

寻沾高速经过金源乡吗,沾临高速南段详细路线图(22)

下菇越水库 魏红光 摄

由是,我们看到引黄入晋的几十年间,一项项由点到线的大小水网工程顺利实施,一条条河流与河流上的大中型水库相互连通。正在建设的中部引黄工程也是从保德境内的黄河天桥水电站引水,将惠及4市17个县(市、区)。无疑,忻州在成就全省供水事业中贡献着强大的力量,也使自己获得了更多利用水的能力与机会。

寻沾高速经过金源乡吗,沾临高速南段详细路线图(23)

天桥水电站 张剑光 摄

站在大坝上,阵阵清凉拂面而过,我不禁心荡神驰,此时此刻,既对这一伟大工程满怀敬意,又隐隐感到这里人们的缺水之痛。滔滔黄河水在这里勒住了翻涌的浪头,稍事停顿后,一部分穿过闸门继续前行,一部分则一头扎进南边大山腹地,越过一级级泵站,钻过一条条涵洞,化作清泉跃出地面,滋润着古老而又年轻的三晋大地。

兴水的钥匙是形成合力。山西最新给出的方案是推进水源、水权、水利、水工、水务“五水综改”,这也成为忻州的行动指南。忻州市又与万家寨水控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有了更具体的治水策略,那就是:用足黄河水、用好地表水、限制地下水、鼓励用中水。当然搞好节约用水也必然是题中之义。饶有意味的是,近年来,从省到市到县到乡四级实行的河长制、湖长制,既是一种新国策的体现,同时也能让治理者真正与山、水、林、湖这些大自然孕育的精灵直接对话,经常走动,相互倾听,变得亲切起来。

5

河流在大地上流淌

也在文化里奔涌

往往就是这样,有河流的地方就有文化,有文化的地方就会诞生文明。事实上,水让忻州的路通了,忻州人的出路更活了,文化的流传更远了。很有份量的一个例证就是,“走西口”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人口迁徙事件之一,忻州人广泛参与。特别是河曲、保德、偏关等西八县的人们都要跨过黄河,从“官渡”过河,踏上外出内蒙谋生的旅程。水的流淌实实在在带来了多元文化的交融。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指出了河流与时间的象征关系;李白在《将进酒》中写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名句,让经常在黄河边行走的忻州人,感慨眼前淌过的急流,原来来头不小,近乎神奇;金代梁襄主政河曲时,看着滚滚黄流,情不自禁在《谒禹王庙地》中写下了“波涵九域民为鱼,帝奋忠勤亲决除。水涸茫茫尽桑稼,万世永赖功谁如……”的诗句,表达了对大禹的崇拜之情;诗圣杜甫的祖父杜审言经行岚州时,写下“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的佳句,今忻州的岢岚、静乐、保德等地唐代曾属岚州,诗句大赞忻州的山水美景。

寻沾高速经过金源乡吗,沾临高速南段详细路线图(24)

上一页23456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