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沾高速经过金源乡吗,沾临高速南段详细路线图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1 16:23:25

日落黄河 资料图

诗歌中的河流是饱含乡愁的。唐代诗人刘皂在《渡桑干》一诗中写就“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的句子,让桑干河从此乡愁不断。到了乾隆年间,这种乡愁在诗人宋思仁曾写下的诗句“关当宁武黄花断,河到桑干白雁飞”中仍能深切感受到。当金元大诗人元好问为画家李平甫所作家乡系舟山图题诗《家山归梦图》写到“系舟南北暮云平,落日滹河一线明”时,他一定因想起家乡的滹沱河而获得莫大欣慰,仿佛自己也进入画中,置身在忻州“万里秋风吹布袖”的一隅。无论是党承志、徐继畬这些在外为宦的忻州人,还是朱彝尊、庆凤晖等路经忻州的异乡人,他们的乡愁,就借助一条河流,撕开一道口子,润物细无声地潜入了游子的心田。这也就是定襄人、“七月派”诗人牛汉先生把滹沱河称为本命河的缘由吧,他深情地说:“它大,我小。我永远长不到它那么大,但是,我能把它深深地藏在心里,包括它那深褐色的像战栗的大地似的河水,那颤栗不安的岸,还有它那充满天地之间的吼声和气氛。”

诗歌中的河流是充满力量的。黄河也曾是天险,有着实实在在的御敌功效。保德天桥,历史上曾经是一座冰桥。《山西通志》记载:“黄河经峡西流,上广十二丈五尺,中广七丈,下广八丈五尺,共长九十丈。冬月积冰成桥,名‘天桥’,有渡。”当康熙皇帝西征路过忻州保德县时,除了公干,一面还向皇太子胤礽描述在保德见到黄河的景象,“黄河水势平缓,较湖滩河朔水势更平而不甚深,以篙探之,可至于底”,并写了一首《保德州渡黄河》的诗作,全诗不长,照录如下:“入塞河声壮,朝宗势拱环。划疆分晋野,隔岸是秦山。城郭巅崖里,旌旄浩渺间。横流渡舟楫,前路指萧关。”此行,康熙皇帝还流露出对黄河石花鱼(石花鲤鱼)的赞叹:“二十八日到保德州黄河边上,朕乘小船打鱼,河内全是石花鱼,其味鲜美,书不能尽。”此后,保德黄河石花鱼成为清代诗歌中一个生动的意象,成为当时文人酬和的雅事,也成为传递民生疾苦的寄物。

寻沾高速经过金源乡吗,沾临高速南段详细路线图(25)

黄河鲤鱼(石花鱼) 网友供图

诗歌中的河流是令人神往的。宁武天池作为与长白山天池、天山天池并称中国三大高山天池之一,由元池、琵琶海等15个大小不等的天然高山湖泊组成,湖水清澈透明,树荫掩映下,就像一颗镶嵌在山顶上的碧绿宝石。早在隋代,诗人薛道衡以内史侍郎之职随隋炀帝杨广赴宁武管涔山避暑,有诗为证:“驾鼋临碧海,控骥践瑶池。曲浦腾烟雾,深浪骇鲸螭。”这首诗真正写出了那时天池的气魄。

寻沾高速经过金源乡吗,沾临高速南段详细路线图(26)

宁武天池 冯晓磊 摄

在忻州,有关水的故事并不止于诗歌。民歌有《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北路梆子有《黄河管子声》,古老而独特的民俗活动也有九曲黄河灯阵。在偏关老牛湾,有一首传诵较广的民谣是这样唱的:“九曲黄河十八弯,神牛开河到偏关,明灯一亮受惊吓,转身犁出个老牛湾。”这是老牛湾形成的民间传说故事。老牛湾作为中国最美峡谷之一,地处晋陕大峡谷的核心阶段,是黄河入晋第一湾。

寻沾高速经过金源乡吗,沾临高速南段详细路线图(27)

老牛湾 偏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印象更为深刻的是河曲河灯会。作为黄河岸边隆重的祈福活动,河灯会最早记载于明万历年《河曲县志》,后发展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举办,历时三天,在黄河边漂放河灯,通过各种祭祀形式,祈祷神灵消灾免难、风调雨顺。随着时代的变迁,河灯会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在这一天,人们三五结伴,全家出动,看放河灯,赏焰火,河面上弯弯曲曲的河灯与空中的焰火交相辉映,呈送着吉祥,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寻沾高速经过金源乡吗,沾临高速南段详细路线图(28)

上一页34567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