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40天时间,贵阳市10多个“堵点”拥堵时长平均缩短10到20分钟。
这个成绩的取得,源于一场治堵行动。10月24日,贵阳交警在贵阳市全面启动道路拥堵治理工作,通过贵阳市大数据交通流平台,结合交警调研、群众意见等综合筛选出32个主要堵点。10月25日,贵阳市召开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专题会议,一场“铁腕治堵”攻坚战展开。
治堵,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32个堵点,贵阳市采用“一点一策”战略,首次联合教育、医疗、商业综合体等机构进行协作治理。如今40天过去,有10多个堵点的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谈到贵阳“治堵”,交警们反复提及一个词:公交分担率。
据统计,香港的公交分担率接近80%,而贵阳不到30%。也就是说,100位贵阳市民中,不到30人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12月2日,贵阳市公安交管局宣传科科长孙晓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调整红绿灯和行车道、增加硬隔离等方式,只能减缓拥堵。只要城市还在不断地“长大”、人口不断增加、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堵车问题必将长期存在,“并随时可能产生新的堵点。”
孙晓彤说:“优化路网结构,才不会‘千军万马挤独立桥’;最大化提高‘公交分担率’,道路上车辆数下降,才会降低拥堵。”
资料图:轨道交通1、2号线的开通,为沿线居民提供了新的出行方式选择。本网记者 杨昌鼎 摄
但改善路网结构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目前开通的轨道交通1、2号线交叉形成“十”字状,未能覆盖乌当、花溪等行政区域。
孙晓彤推测,当轨道交通4号线开通,呈“井”字放射状时,贵阳市地下路网才基本形成,将有更多市民享受“无缝换乘”,那时也许能有更好效果。
如何提高公交分担率?记者采访了贵阳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除了将贵州日报社、大营坡路口等部分易堵路段的公交站点拆分,调整为“分组式”候车,贵阳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还大力发展“公交 N”模式。
今年5月,贵州首条社区定制公交专线落地云岩区水东路街道友邻社区,未来方舟G组团近200名在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贵阳分校就读的孩子们有了“专车”。每天一发车,司机还会在“友邻社区定制巴士群”里开启位置共享。
资料图:开往贵阳北站的brt公交。本网记者 吴蔚 摄
“未来,我们将开展商务班车、社区公交、学生公交、医院公交、旅游公交、购物公交、微循环公交和定制公交等多种形式的城市公共交通特色服务。”贵阳公交集团总经理助理兼运营部部长周开敏说。
贵阳部分公交线路还存在车辆年限较长、市民乘坐体验感不好等情况。今年11月,贵阳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在10路、12路、16路线路公交车更新为节能更高、动力更强、舒适度更好的纯电动公交车,座位数也由原来21个增加到32个。
截至目前,贵阳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已更新公交车辆197台,年内还要对70台公交老旧车辆进行更新。
“公交‘治堵’任重道远。”周开敏表示,更新老旧公交车辆,一方面,会减少公交车辆在道路发生故障等异常情况,避免“造堵”;另一方面,市民乘坐公交车的获得感与体验感得到提升,可增强公共交通吸引力,让更多人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本网记者:李思瑾 王滢渔
一审:罗亚楠
二审:黄桂花 李柏杉
三审:王幸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