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健康研究院里有个怪胎,别人给的糕点、饼干等零食,他几乎从来不吃。*林、废废、大炜、阿发等都被拒绝过,当初不理解,直到今天看到戴博士分享的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AHA》上的一篇最新文章。
该文章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颖、韩天澍研究团队发表,意在探究不同膳食模式(一日三餐、零食)与心血管、癌症和全因死亡之间的关联。
研究纳入了2003-2014年间,美国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中30岁以上的21503例参与者,通过两次24小时膳食回顾收集了参与者26类主要食物的摄入情况,包括一日三餐和零食。
01 心血管或癌症死亡人群特征
截止2015年12月,共统计到2192例死亡,包括676例心血管死亡和476例癌症死亡。
图:心血管、癌症死亡人群与余下人群基线特征的统计与对比
对比后发现:相比余下人群(20392例),心血管或癌症死亡人群(1111例)的男性占比更高、年龄较大、家庭收入和平均教育水平较低、膳食补充剂使用率较高、三高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病率较高、能量摄入和膳食质量较低。
02 膳食模式分类
研究者依据饮食中的食物种类及占比作了膳食模式分类:
早餐分西式早餐、淀粉早餐、水果早餐;
午餐分西式午餐、蔬菜午餐、水果午餐;
晚餐分西式晚餐、蔬菜晚餐、水果晚餐;
零食分谷物零食、淀粉零食、水果零食和乳制品零食。
其中,西式膳食模式的特点是脂肪和蛋白质占比较高,比如西式午餐的前5位食物是精制谷物、固体脂肪、奶酪、添加糖和腌制肉。而水果类膳食模式以各类水果、奶酪、全谷类、坚果类食物为主,蔬菜类膳食模式以各类蔬菜、豆类为主。
另外,淀粉类膳食模式则是以土豆为代表的高淀粉类蔬菜和精制谷物为主,包括一日三餐间穿插的零食。
03 膳食模式与心血管、癌症死亡关联
调整混杂因素后,统计对比发现:
选择西式午餐,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44%;
水果午餐,可降低34%心血管死亡风险和18%全因死亡风险;
蔬菜晚餐,可降低23%心血管死亡风险和31%全因死亡风险;
高淀粉类零食,包括任意两餐之间的零食和晚间零食,将会增加44%-57%心血管死亡风险和50%-52%全因死亡风险;
早午餐间食用水果,可降低22%全因死亡风险和45%癌症死亡风险;晚餐后摄入乳制品(并不局限于晚餐后多久),可降低18%全因死亡风险和33%心血管死亡风险。
早午餐间吃水果,晚餐后食用乳制品,选择水果午餐、蔬菜晚餐,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癌症或全因死亡风险。而选择西式午餐和高淀粉类零食,心血管、全因死亡风险往往更高。
参考文献:
Wei Wei, et al. Association of Meal and Snack Patterns With Mortality of All‐Caus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Cancer: The US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2003 to 2014. JAHA. Originally published23 Jun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