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民间俗语里的民俗
史耀增
浆水罐罐是从哪达发的
合阳人谴责那些忘恩负义,背弃当初帮助支持过自己的人时,常常会说一句话:“你忘了你的浆水罐罐是从哪达发的?”
所谓浆水罐罐,是农村妇女做浆水、贮存浆水的瓦罐。浆水味道略带一点酸,清热下火,是热天做浆水面的必备材料。在农村小麦地的地畔上,生长着一种叫“菜水角子”的野菜(“水”在合阳方言中读fu音),嫩时可以下锅或蒸菜疙瘩,成熟时长出类似油菜荚一样的尖长籽荚,农村妇女选取肥大者采回,洗净,晾干水分,放在瓦罐里,倒上开水,再加进几勺下面后的面汤,然后置于太阳下曝晒,使其发酵。发酵后再放几天,便成了清亮鲜红的浆水。夏天天热,人们从地里回来,又饥又渴,在面碗里加进浆水,面也变得滑溜爽口,不由胃口大开,因之浆水面在农村极受欢迎,有时招待贵宾,家庭主妇也会让他们领略一下自己做浆水的手艺。舀出浆水后,家庭主妇顺手给浆水罐里再添上几勺面汤,让浆水继续发酵,以备下次再用。
农村人用浆水罐罐的发酵来比喻某人事业的发达、发迹,自然地,在他们发展过程中的支持帮助者便相当于菜水角子和面汤的作用了,所以指责他们时就要说一句:“你忘了你那浆水罐罐是咋个发的!”
十月的萝卜——欠窖(教)
村里的长辈,特别是老年人碰到某些年轻人表现出的不懂规矩、不讲礼貌、说话粗野、不讲道理等行为时,便会气恼地或恨铁不成钢地说一句:“十月的萝卜——欠窖(教)!”欠教,指缺乏教养。窖藏的窖与教养的教谐音。
白萝卜富有营养,是农村人很喜欢的一种大众蔬菜。一入头伏,每家每户都要在空地上或果园里的树行子中间点上白萝卜籽,到了农历八九月份就可以随时拔来食用了。合阳属暖温带气候,立冬之前必须把白萝卜全部出完,切掉顶部防止发芽,然后放入萝卜窖中窖藏。如果到了农历十月的初冬,白萝卜还没下窖,猛地一降温,就会被冻坏,只剩下倒掉一条路了。这就是“欠窖”造成的不良后果。萝卜窖选在避风向阳的地方,约摸一米多深,直径五六十厘米,口沿砌上两三层砖收口,可以装上一二百斤白萝卜,一般的家庭足够一冬一春食用了。萝卜下窖后,窖口盖严,上面再放些柴草保温。
不漤的柿子都吃哩
合阳人形容那些吃饭不挑拣的小伙子时常会说:“■娃口粗的太,不漤的柿子都吃哩!”
合阳境内有金水和徐水两条大沟,还有与澄城为界的大峪沟和与韩城相接的百良沟。塬畔沟垴,最适宜柿子树生长,许多村里柿树成林,坊镇的灵井村,知堡的临皋村,王村的井溢东坡等都是有名的“柿树窝”。柿子的品种有镜面、牛心、竹柿等多种。柿子可以鲜食;也可以放软了吃,清热退火;还能晒成柿饼,或者用来酿醋。柿树耐旱,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可生长,且寿命长,故而人称“铁秆庄稼”。
柿子鲜食时要先去掉涩味,叫做“漤柿子”。把柿子放入大铁锅,添上清水,水必须淹住柿子,然后用文火慢慢去涩,千万不能用大火,如果一开头便用大火,把柿子煮死了,那就永远去不了涩,不但吃起来味道涩苦,颜色看起来也不搭眼。那些有经验的妇女善于掌握火候,漤好的柿子色泽金黄,软硬适度,味道甜脆,不管是送给左邻右舍,还是走亲访友,都是上好的食品。
八杆子也打不着的亲戚
这是一句用打枣来比喻亲戚关系的俗话。试想想,枣杆子抡了七八下,希望能打下一个枣来,结果没打下来一个,因为树上根本就没枣。同样地,绞尽脑汁,试图能在两家之间找出一点亲戚关系来,哪怕是拐了几个弯弯的亲戚,然而到头来还是令人失望,因为根本就扯不上亲戚关系。
枣和柿子在合阳农村被称为“铁秆庄稼”,因为这两种树木耐得住土地的瘠薄,崖畔上,埝塄上,地角角都可以扎根,旱涝保收,不用剪枝施肥,年年秋天都会奉献出丰硕的果实。柿子可以晒柿饼,枣儿晒干可以贮存,既是年节的待客食品,又可用为春荒时节约粮食的补充,特别是在荒年,枣儿可是能救人命的好东西,所以昔日的合阳农村到处都可以见到高大粗壮的老枣树。
农村人说,枣树要打哩,柿子树要pià哩。卸柿子时枝条折断的地方,第二年才能抽出更多的新枝条;枣树只有在打枣时用枣杆子狠劲地打,第二年结的枣儿会更多。这里面是否有什么科学道理,说不上来。枣杆子是截下枣树上较为端正的枝条做成,或将树根附近冒出的幼树剔除旁枝,让其长上两三年,便是一根很不错的枣杆子。枣杆子长短粗细不一,长的三米有余,碰到不大的枣树,人站在树下就可以抡动杆子打枣。如果是老枣树,人则要上到树上打枣,就须用较细较轻的枣杆子了。
农村人还有一句话是“有枣没枣三杆子”。意思是树上从表面看起来似乎没枣了,但说不定哪个树叶下还藏着几个呢,你抡几下杆子,它就不会被漏掉了。后来在阶级斗争年代搞运动,这句话被广泛应用,就是要人人过关,不管你有问题没问题,都得接受检查,“放下包袱,轻装上阵”,闹得人心惶惶,谁也想不来会有什么样的祸事降到头上。
1958年大跃进时期建立公共食堂,合阳农村的许多大枣树被伐来填进灶膛作燃料。改革开放之后,村庄迅速扩大,新院基不断增多,老枣树更是几乎被砍伐净尽,对于年轻人来说,打枣、枣杆子这些概念已经是相当陌生的东西了。
上工馄饨下工面
在合阳民间,被叫做“馄饨”的食物有两种。一种是用发面蒸成,里面还包上清油、芝麻、小茴香、花椒叶等,又叫“馄饨馍”或“油馄饨”;另一种是面食,用面片包成,外形像个小元宝,所以有的地方又叫“锞锞”。馄饨的寓意是浑全、圆满、吉祥、顺利,所以在合阳民间凡遇请人上手,开工这天的中午饭必吃馄饨,希望工程进展得顺利、安全。不论是打墙盖房这样的大事,即就是盘个炕,请人伐棵树,晌午饭也照例要包馄饨。馄饨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的企盼,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等到工程完毕,晌午饭肯定是细长面,表示幸福绵长,也表示主人对工匠(以及所有帮忙的人)的一种感谢:“此次我们合作得愉快,以后我们还会见面的。”
不光是干活,即就是为孩子办喜事,请来的帮忙的(金水沟以东叫“执事”,沟西叫“祥风”〔音如此,字如何写尚难确定〕;也有的地方称“跑事的”)上手(俗称“入事”),这天的晌午饭也必吃馄饨。事情办完,总执事(也叫“大执事”、“统事的”)不给话,主人就得天天请大家来吃饭,直到总执事对主人安排:“今晌午把面擀上。”晌午饭把面吃了,喜事才算全部结束。当然这只是过去的现象,如今人的生活节奏变快,没人愿意去无端地耗费时间,都希望尽快地把事办完,各自方便,因之有时连面也顾不上吃了。
事情米汤咧
合阳乡间在说到某件事已成败局,无法挽回时,或说到某件事已近尾声,往往会说“这事米汤咧”,或简单地说一句“米汤咧”。“米汤”在此处是“完结”、“结束”之意,而这“米汤”并非人们平时称为“稀饭”(北京人叫“粥”)的那种饭食,而是——米(甜米,也称甜饭、八宝米)——汤(肚丝汤,乡间俗称酸汤肚丝)的合称,之所以用“米汤”来表示结束,则来自于合阳乡间宴席的上菜顺序风俗。
合阳人的宴席十分隆重,无论红白喜事,都是先酒菜后饭菜,如果是婚宴招待送女的新客人那一次,还要加上面饭(亦称水饭,即馄饨与细面;东南乡的水饭更为丰富,可以多到六七种),甚至在酒席前还要加上喝茶吃糕点的茶场。酒席又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客人入席前便摆好的,九盘的称为“九器”,包括四个水菜(排骨、发菜、鹿角、树华),四个油豆(油炸的面豆,甜味)和一个大满洲碟子(凉白菜、豆腐丝各半,称为“两镶”;西南乡的路井、独店、孟庄地区则是豆芽、粉条、红罗卜片外苫上肉片,称为酒碟子);十三个碟子的叫“十三花”,包括四肉、四海和四个油豆,加上一个满洲碟子,有的地方还在满州碟子下垫一个品,内盛梨羹汤,称为“十三花盖顶”。接下来陆续上热菜,鸡、鱼、肘俱全,名目繁多,但不管上七道、九道或十三道(一般都为单数)热菜,有两样是少不了的,那就是甜米和酸汤。在坊镇周围的东乡,酸汤是作为最后一道菜端上来的。当酸汤摆上桌时,人们便明白这是“压席”的酒菜,下面接着要上饭菜,而负责招待客人的执事(也称跑事的、祥风)也会象征性地说一声“没远酒,再看上杯!”客人则自觉地不再饮酒,让执事把酒杯收走。排在酸汤前倒数第二位的则是甜米,这一米一汤预示酒宴的结束,所以人们便在口语中把“米汤咧”移来作为“完结”的代名词。而在合阳县城以至金水沟以西的广大地区则是将甜米作为压席的最后一道酒菜,风俗不同,因之使用“米汤”一词的机率也就极少了。
作者简介:史耀增,中共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陕西省民俗学会副会长。作品代表:《走进古莘》、《合阳风情》、《合阳民间俗语里的民俗》、《和阳村柳条簸箕》等。先后被评选为“陕西省群众文化先进工作者”,“陕西省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先进个人”,“渭南文化领军人物”。获“全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贡献奖”。所著《合阳风情》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首届学术著作奖·优秀奖”。
来源:合阳虹媒
编辑:唐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