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为道教的鼻祖——道德天尊。是孔圣人的老师,是《世界百位名人录》中的重要一员,也是我们鹿邑县人的乡贤。
他的唯一作品《道德经》,仅仅五千多字,却是一部含天覆地,震古灼今的伟大哲学著作,自春秋战国以来,解老、喻老、释老、注老著作不下千百种,并被国外翻译成多种文字,而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仅在中国,在东方、在全世界,老子的著作以及老子本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敬仰。
举个例子,近来,一本新的《道德经》英译本出版权的拍卖,在美国竟有八家大的出版商为之争夺,最后被美国的哈泼公司以十三万美元买下。仅仅五千多字的版权,竟然卖到折合人民币一百多万元,一个字合二百多元人民币,这在世界上也许是最高记录了。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世界出版最多的书是基督教的《圣经》,其次,就是老子的《道德经》。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道德经》是最能代表人类思想发展的、被称为人类思想里程碑的伟大著作。《道德经》不仅仅是哲学著作,而对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军事学、管理学、罗辑学、心理学、养生学、中医学、环卫学、以及其它自然科学、文学、艺术都有深刻而精辟的论述。
老子哲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精神支柱之一。有人说:“中国文化思想发展史,是以道家思想为哲学基础的、不断丰富完善发展的历史,”所以受到古今中外的极大重视和推崇。
每一提到老子我们这位伟大的乡贤,鹿邑人都有一种亲切感、光荣感。从宗教信仰角度来说,鹿邑人绝大多数都不是道教徒,但一遇到天灾人祸,兵燹匪患,都在内心默祷“老君爷保佑”,大到水旱战乱,小到个人的吉凶得失,都把安全的希望寄托在我们这位伟大的乡贤身上,所以大家关心老子,是崇敬心情的自然流露。
涡阳给我们“抢”老子伊始
人家为什么会给我们争老子,因为老子是道高德崇的千古名哲。简单地说,他太好了,值得争。为什么不争坏人呢?譬如秦桧、汪精卫,为什么没有人争呢?从这一点说,人家争也不是坏事,也不能一听说有人争就想骂人家,人家争也是想沾沾光嘛!
而且和我们争老子、争陈抟也不是从现在才开始,早在明清时代,安徽的亳州、颖州就和我们争过。他们把老子陈抟说成是安徽人,《亳州志》、《凤阳府志》都有记载,不过他们没有争过去,后来他们不争了,他们自行纠正了——清光绪三年,《重修安徽通志》卷二百六十《人物志隐逸》序上说:
“今按宋陈抟为亳州真源人,今河南归德府鹿邑县地,旧志收入颖州,与老子误同,兹并削之”。
他们承认了错误,自行改正,书上也不这样写了,从此就不和我们争了。
但这种错误的说法还时隐时现地流传着,如前几年,亳州的某些人搞过什么“陈抟千年祭”,还在亳州城南十九里陈营村盖了一片陈抟庙,有位亳州市的朋友还写了一篇陈抟里籍在亳州的文章。
对此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也写过两篇文章,一是《陈抟里籍初探》发表在我们的会刊上,内容是表明我们的立场。我们的立场是陈抟先生是鹿邑人,不容置疑。二是《陈抟故里再探》,这是对着四川的。四川大学有位叫胡昭曦的教授,他在四川学报上发表了一万多字的考证文章,考来考去,证明陈抟先生是四川崇龛人,我们的《再探》一文发表在《中州今古》上,我们提名道姓地说与胡昭曦教授商榷,希望他读了我们的文章有所表示,可是直到现在,也没有看到他的意见,他可能也不争了。
我们还准备写《陈抟故里三探》,这是专门对着亳州的,论战的对象是亳州市写文章的那位先生。后来在福州会议上我们相识了,他很主动,很和善,吃饭、住宿处处关照着我们,虽然是新相识,关系很好,无话不谈。一次我们表明陈抟是是鹿邑人,不是亳州人,我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分歧。亳州市的那位先生说:“我们没有分歧,我那篇文章是奉命之作,不足为凭”。毕了,他不争了,于是《三探》至今也没有写,至于争老子,现在仍在进行中,不过已经接近尾声。
谁和我们争老子呢?安徽省涡阳县,准确的说,涡阳县的某一些人,公开抛头露面的是扬光先生。
涡阳是个新县,始建于1864年(清同治三年),到现在才一百三十多年,他怎么想起来和我们争老子呢?
一是前面说过,重修的《安徽通志》已经改正了错误,承认老子、陈抟都是鹿邑人,把书面的“误收”,“兹并削之”了,但时隐时现在流传着。
二是我们涡河流域一带是平原,地上无山,地下无矿,没什么资源,但我们这里是中华民族发祥地的一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资源,赶上这个改革开放的好年代,许多地方在开发文化资源上还颇有成效,如曲阜开发孔子,邹县开发孟子,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收到了万商云集的效果。
涡阳县没有什么“子”可以开发,后经人一提,就把目标对准老子了,经谁一提呢?经马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