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贸易战当中,总体上对美国是一味退让的。最终的结果是在美国的步步紧逼当中疲于应对,犯了大错。
西方文化在本质上是崇拜强者,鄙视弱者和失败者的。屈膝投降可能得到赦免,但不会得到尊重。西方社会看重丛林法则,有威胁的邻居是一定要被打倒的。日本既然被美国看作值得重视的对手,美国就一定会压制其发展,无论日本多么软弱退让,也不可能被美国轻易放过。
当然,对于日本来说,作为一个战败的半附属国,同时又面对各方面的外部压力,实际上它也不具备跟美国对抗的条件。所有的暂时性强硬,都只是为了最后的投降挽回一点颜面而已。
贸易战利弊互见无论是对于贸易战发动者,还是被动应战方来说,贸易战都未必有对错,结果是好是坏也不一定。应对得当,则能够促进发展;应对不得当,则会出现严重问题。
贸易战只是日本经济衰退的导火索,其真正的元凶其实还是日本央行自身。20世纪80年代爆发的美日贸易战对日本经济增速的影响是短期的,从时间段来看并没有延续至20世纪90年代。事实上,日本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在于日元升值压力下日本央行错误的货币政策。
《广场协议》签署之后的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在大约一年时间内,日本央行先后5次下调利率以防止通缩风险。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使日本股市和房价大涨。随后,1989—1990年,日本央行开始紧缩货币政策,将利率由2%一度加至4.25%,膨胀的资产泡沫瞬间破灭。
而《广场协议》的另一受害国——德国在面对同样的汇率升值困扰时,德国央行以稳定物价为第一目标,使德国在经历了短期的经济衰退后快速恢复。
可见,面对美国单方面汇率干预的冲击,日本和德国不同的货币政策导致了两国经济走势的截然不同,而贸易战只是一个触发因素。
过分鼓励出口是不正确的贸易顺差完全取决于国内经济的平衡。日本存在过度储蓄,美国存在储蓄赤字。美日两国进行国际贸易,假如其他条件一致,则日本必然 顺差。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储蓄国为了维持国内经济的平衡,采取鼓励出口的政策,不但是不必要的,反而必然授人口实,给人以制裁的机会。 更进一步说,补贴出口会延缓本国的产业升级。
借鉴日本的教训,中国当前应该取消过多没有必要的出口补贴及出口退税,改善国内收支及国际贸易平衡,更好地改善国内人民的生活福利,也更快地推动产业升级。
以发展应对挑战发展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发展会让很多争端变得没有必要。发展还会让贸易战转化为正面的压力。
例如,美国与日本之间围绕纺织品和彩电的贸易战都是没有必要的。随着日本的发展及产业的升级,这些产业迟早会面临新的后来国家的竞争而向外转移。美国自身也不能从贸易战中获得什么真实的利益。 例如,通过贸易战,美国的确为本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争取到了空间和时间,但汽车行业毕竟还是衰退了。
最大的失败是自己的错误造成的美国对日本发动的贸易战的确给日本造成了相当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日本的发展环境。但是,这些压力虽然带来了不好的结果,日本半导体产业的确出现了问题,但是日本的汽车产业却一直在不断发 展,证明压力也可能带来发展的动力。
至于纺织品和家用电器产业的转移,则是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不 管有没有美国发动的贸易战,都必然会逐渐消失。事实上,美国对日本 发动贸易战之后,也没能保住自己的纺织业和家用电器业,最终整个产业都几乎消失了。
美日贸易战仅是日本经济长期萎靡的导火索,错误的货币政策才是 主要原因。《广场协议》签署后,日元显著升值,日本政府在美国的威 压下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金融自由化改革,导致其原本高涨的股市 和房地产泡沫破裂,日本经济全线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