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北京各大红色场馆成了热门景点: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香山革命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吸引观众纷至沓来,人们在这里追溯红色历史,感悟光辉瞬间,汲取前行的力量。
假期里,近万人到香山革命纪念馆重温“进京赶考”的故事。展厅中,“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题展览聚人气儿:“*同志在香山”大型塑像前,一家老小庄重合影留念;再现开国大典盛况的全息影像前,戴着红领巾的孩子看得目不转睛;渡江战役中解放军使用的木船、国旗国徽的设计稿等一件件展品浓缩起历史,将一段段红色记忆无声传递。“这里是新中国奠基的地方,值得我们所有人细细品味。”与儿子一起参观完,市民李女士感觉收获满满。
国庆假期,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几乎天天约满,青少年群体成为参观主力。国庆日当天,该馆共接待1318位观众,其中45岁以下观众就有1208人,30岁以下观众达到871人。李大钊《狱中自述》、*蔡和森关于建党的通信、唤醒一代青年的《新青年》杂志……展厅中,千余件文物将那些光辉的历史瞬间一一定格。“这次参观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革命先驱们的付出,拥有坚定不移理想信念的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一位大学生参观后写下留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统计数据显示,整个国庆假期超3万人到该馆参观,感悟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各大红色场馆还通过形式多样的社教活动,让观众在互动中丰富参观体验。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北大二院旧址(原北大数学系楼)、《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中法大学旧址四址联动,邀请观众实地打卡“觉醒年代”党史游学路线,重走新文化运动之路。香山革命纪念馆也在假期接续举办“我到香山来赶考”周末研学活动,该馆宣教员带领青少年一起聆听一段红色历史、朗诵一首红色诗词、讲述一段红色故事、学唱一首红色歌曲等。
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唐承财看来,如今,红色旅游已经成为了市民假期生活的新时尚和新主流。“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反映了人们精神生活的新需求。”他分析,这背后是产品供给、市场需求、政策支持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国家对红色旅游的发展支持力度很大,使得高品质的红色文化产品不断涌现;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大事、喜事不断,激发了市民接受红色教育的自发性和主动性。此外,“双减”政策的落地,也推动了红色研学的发展。
来源:北京日报记者:牛伟坤
来源: 北京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