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三才去分:
初、二是地位,
三、四是人位,
五、上是天位。
《说卦传》说:“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 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所谓六位既是六爻。
是说六爻代表三才,
初、二地位代表刚柔,
三、四人位代表仁义,
五、上天位代表阴阳。
按阴阳去分:
初、三、五奇数位是阳位、刚位,
二、四、上偶数位是阴位、柔位。
从职位上分,五位是尊位,二位是卑位。
按朱震在《汉上易传》的传述:
初位是元士,
二位是大夫,
三位是公,
四位是诸侯,
五位是天子,
上位是宗庙。
彖辞经常把五位称作尊位。
成语里说“位登九五”、“九五之尊”,就是把五位当成天子位。
一般地说,刚爻占据五位为得位。
二爻为臣位,四爻为诸侯,古代诸侯可在朝为天子卿,故为近臣位、卿位。
柔爻占据位或四位为得位。
任何爻占据二位或五位都可称“得中”或“得正”。
中是中正。
其他位上,只要刚爻占据刚位,柔爻占据柔位,即可称作“得位”或“当位”,反之为“不正”或“不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