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是汉族的辟邪兽,客家人是中原汉族的后裔,所以客家人喜欢狮子,也特别喜欢舞狮,在客家地区这个信仰繁杂的民系里,人们深信狮子能驱邪,能给人们带来吉祥安康。
据碧峰寺僧人、“席狮”第二代传承代表释彰龙法师回忆,从清末至20世纪“文革”前,席狮舞在梅州城区民众的“香花佛事”中发展兴旺,十分盛行。席狮舞时,由一个和尚就地卷起草席作为“狮子”,另一个和尚拿“青”(多用长命草作“青”)持扇伴舞,表演程式有出狮、引狮、舞狮、种青、偷青、藏青、抢青、逗狮、入狮等数个环节,整个表演约20分钟,用锣、鼓、钹、客家大锣鼓伴奏。
虽然席狮舞的道具和伴奏都很简朴,但显现出一种特有的质朴、亲和美,颇有“鼓盆而歌、长歌当哭”的意境,并有祝愿和保佑在世之人安康祥和之意。席狮舞的流传与客家人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有关。客家人多依山近水而居,房舍矮小,居住极为分散,办丧风俗都是日夜通宵,时间较长,众多宗亲族戚、朋友的住宿成为大问题,缘于此,“香花佛事”中的席狮舞就成了深受人们欢迎的必备项目。
五鬼弄金狮是流传于大埔,紫金县一带的狮舞,它取材于唐僧取经的一段民间传说。相传唐僧取经途中遭遇毒雾作瘴,访悉独有灵山之仙狮能除此害,特令弟子前往,用请、引、弄等方法,求得仙狮出山驱邪除害。活动以两个孙悟空、一个沙僧、一个猪八戒、一个驼背佛(俗称五鬼)与金狮对舞、互相逗弄为主要情节。表演上糅合武功、杂技表演。如五鬼逐金狮(一般跳越两至三张并连的八仙桌或四方台),孙悟空亦跳桌紧追。此外,还有“猴子骑桌角”、“翻高架”,以及猪八戒、沙僧、驼背佛诙谐有趣的表演,属于别具一格的狮子舞。
耕作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