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在城市中的“上班族”,上班的地方和居住地方很难刚好就在一起,小行家身边就有不少朋友上班的距离都是在七八公里左右甚至更远的都有,而作为中低收入群体,电动车是他们依赖的上下班交通工具,然而,电动车的降速让他们措手不及。
现在的新国标电动自行车,最高只能跑到25公里/小时,达到15公里/小时就会提示超速,甚至有人说,电动车如此限速,连身边的自行车都跑不过,确实,理论上也确实如此,根据法规,仅仅对非机动车里的 “残疾人机动轮椅”和“电动自行车”进行了限速,其他类型的非机动车,比如人力自行车,人力三轮车,并没有限速要求。所以,跑不过自行车是很正常的情况。
这样设置电动车时速的意义何在面对电动车时速被吐槽,尤其是电动车新国标已经实施2年,这样的吐槽声音依然不绝于耳,那么电动车这样设置电动车时速的意义在哪?
其实,电动车降速的意义就是安全,当电动车的时速够慢,那么就能缩短车辆紧急制动的时间,避免降低事故的发生,即使发生追尾事故,当电动车时速够慢,也能够降低车辆撞击的冲击力,把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所以,安全第一是降速最大的意义。
当然,也有网友反驳降速会带来安全的意义,认为保持车距才是让车辆行驶更安全的方法,保障安全的方法其实有很多,并不一定非要在降速上“动手脚”,而导致电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一般都是闯红灯、逆行、占道行驶、酒驾等不合规的行为,时速25公里/小时 或35公里/小时区别并不大,并不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