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条炒豆头做法,粉条炒豆头的做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1 16:49:14

儿时的记忆多模糊了,不过对于吃,还是能想起一二,也许是对饥饿的印象比较深刻吧。母亲常说,我生下来特别爱哭,哭的让人受不了,而那时候正是史无前例的热闹时期,我耽误了妈妈到外面看热闹,所以落下了妈妈无数的唠叨。从前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爱哭,现在想起来,那应该是营养不良的缘故。

粉条炒豆头做法,粉条炒豆头的做法(1)

等我稍微记事的时候,我记得有一段时间,特别反对吃“黑圪条”,(黑圪条,就是高粱面用少量白面包装的面条,没有白面伪装的时候,就是赤裸裸的高粱面条。高粱面不成形,就掺榆皮面)大喊大叫,大哭大闹,坚决不吃,终于把自己弄病了。妈妈为我做了病号饭“瓜馍馍”(瓜馍馍,就是用嫩瓜丝拌面粉为糊糊状,用锅靠熟成软饼子,蘸蒜泥醋,松、软、鲜、嫩、香,美味 ! ),我当然十分喜欢吃,每天要吃。可惜,病很快就好了,这个待遇就取消了。我痛心,我不平,我绝食,妈妈无奈,只好偷梁换柱,用高粱面给我做“瓜馍馍”,难吃啊,难吃。于是,放弃了“瓜馍馍”。

粉条炒豆头做法,粉条炒豆头的做法(2)

白面条一般是吃不到的,除非有人因事情误了饭,临时做,为了快,才纯用白面,以至于农村里一句俗语人人知道:“迟饭是好饭,不擀就拔揽”(拨揽汤,面疙瘩也)。我没误过饭,也没享受过特殊待遇,但是爸爸上夜班的时候,晚上十二点才回家,就经常享受这个待遇了。爸爸妈妈最疼我,有时偷偷叫我起来让我吃点。有一天,知道爸爸上夜班,我的馋虫上来了,非常想吃,就不睡觉,和妈妈一起等,等啊,等啊,一直等到妈妈开始和面,我心中大喜,就倒在炉后,看着妈妈做饭,红红的炉火映照妈妈的脸,也暖洋洋的包围着我,使我困顿,迷糊,最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第二天因为没吃上和妈妈哭闹,妈妈不停的笑:“摇不醒你啊,两个人都摇不醒你”。我勒个面条啊,错过了!

粉条炒豆头做法,粉条炒豆头的做法(3)

其实,我记忆中最好吃的东西,是鸡蛋。 10 岁之前,我只记得吃过一个鸡蛋,那一天,姑姑来我家,带了一些鸡蛋,临走的时候,给我做了个“烧鸡蛋”,把鸡蛋放在铁火口上,往上面泼点水,迅速把盐罐扣上。然后姑姑就走了,走到大门口的时候,喊到:“熟了”。妈妈就给我剥了吃。真是好吃。

渐渐的长大了,这样的美食就吃不上了,其实,能吃饱了也算不错了,我家五个孩子,哥哥、姐姐和两个妹妹许多张嘴啊,有时候连“黑圪条”都没有。记得有一次,村里每家每户借给四十斤晋杂五号高粱米,妈妈高兴极了,拿回粮食来,我看了一眼,想到,这么难吃的东西值得这么高兴吗 ? 我就不明白啦,生产队为什么要种那么多“晋杂五号”呢!只能吃“黑圪条”,还得加榆皮面,还弄出一句俗语:“晋杂五号三尺三,不加榆皮不相粘”。还······

最没有粮食吃的时候,就买红薯片吃。红薯片不是本地的,是河南的,是晒*,不太甜。煮一锅,全家人围着吃。一开始,满好吃的,但天天吃,就有点受不了。妈妈就开始发明创造,把红薯加工成面粉,然后做“饸饹”(由压力成型的圆柱形面条),红薯面有弹性啊,“饸饹床”(制造饸饹的机床)压不下去,我看大家轮番上阵,坐在那个杠杆上,用力往下压,坐上,压下,起来,弹起。十分好玩,不禁拍手大笑。但困难难不倒妈妈,她把面水比例调节以后,让面更软点就做成了,成是成了,就是面条的形状弯曲的厉害,曲率拐弯像蚯蚓一样。味道如何,现在想不起来了。只顾得高兴了,觉得她们好似专门来搞笑似的。

因为饥饿,我也闹出许多事情来。一天放学回来,看到火炉边上有一碗深颜色的水,心中大喜,想,肯定是红糖水,端起来咕咚咕咚一通猛灌,涩辣苦咸的混合的味道,让我大叫一声,把妈妈惊来,一问妈妈,原来那碗水是下雨屋子漏,妈妈接下的脏雨水。我肚子疼了起来,妈妈也吓坏了,赶紧找大夫,折腾了半天,好歹没出大事,倒是把肚子里的蛔虫打下许多。

我家住在村里的一个老院子里,是原来古商道上的一个二层商铺,把临街门裱起来,成了民居。大一点的房子全家人住,小一点的房子,奶奶住。我们几个孩子总觉得奶奶住的房子里很神秘,尤其是奶奶的楼上,谁也没有上过,不知道里面藏着什么好吃的东西。于是商量好了,哥哥姐姐把奶奶调虎离山,妹妹放哨,我就来个智取威虎山,只身偷偷上楼,到楼上把奶奶的坛坛罐罐翻了个遍,什么好吃的也没找到,只见到一些生了虫的陈谷子烂黑豆,正大失所望之际,奶奶发现了我的行踪,把我堵在了楼上,一时间,“楼下大呼小叫,楼上惊慌失措,奶奶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敢动”。也算是急中生智了,我用一根绳子栓在窗户上,飞身下楼。这件事情的结局是,爸爸回家后责怪奶奶不顾我的安全,我躲在角落里忏悔,心想,不怪奶奶啊,奶奶确实没藏好吃的啊。

后来我问奶奶,为什么要藏那些不好的粮食,奶奶说:“怕过歪年景啊,怕再过三十三年啊”。现在我明白了,三十三年是指民国三十三年( 1944 年)。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们举家到镇上住,为的是妈妈可以到爸爸工作的厂里做临时工,贴补家用。生活稍微改善,断顿的情况基本没有了,但能吃饱还是比较奢侈的。每天三顿饭,大概总是这样的:早上,玉米小米混合稀粥;水煮酸菜,中午,包皮面圪条,酸菜;晚上,面条小米菜叶子混合粥,美其名曰“米琪”。

先说说早饭,“稀粥”其实并不稀,要熬的比较稠。酸菜它确实比较酸。因为几乎没有油。我倒不在乎它味道好坏。我只希望它更稠,因为它顶饥啊。但是,不如意十常八九,时常没那么稠,于是我很失望,就在最后吃饭,吃锅里剩下的连带锅巴的饭,能吃到的话,比较幸福。但这样做是有风险的,就是菜可能没有了,我不计较这个,只要菜锅里剩下点菜汤,我倒到饭锅里一搅合,吃的蛮香。有时候没有菜,妈妈会给我们做“咸豆菜”,就是把黄豆炒个七成熟,加水,加盐,再煮熟。我们最喜欢这道菜,好吃啊,美味啊,营养丰富啊,口感上乘啊。可惜这菜不太常吃。也有完全没菜的时候,我们就在饭里加点醋,算是有味道啦,凑合着吃,不过,哥哥发明了加点酱油的吃法,比醋味道好,这是我到现在都比较佩服哥哥的原因之一。

再说午饭,这是我比较满意的饭,“包皮面圪条”要比纯粹的“黑圪条”要高级许多了,制作工艺流程也更完善。我放学后喜欢馋巴巴的看妈妈做饭,所以掌握了全套的核心技术。首先要用白面和高粱面各和一团,白面的小,高粱面的大,具体比例要看当时的经济状况,有时 1 比 2 ,有时 1 比 3 ,最高可达到 1 比 5 ,当然,从没有达到 1 比 1 。白面擀开成圆饼,把高粱面团包住成圆球状,然后擀开成圆饼状,到一指厚的时候,不要再擀了,要不就要露馅了。把圆饼用刀分为若干等分,分别擀薄,切成面条。中午的酸菜有可能加豆腐粉条一类的,所以好吃的很啊。中午吃白面条,吃河洛,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粉条炒豆头做法,粉条炒豆头的做法(4)

最后说晚饭。“米淇”是一种神奇的饭,让人既爱又恨的饭,爱的是它口感极好,恨的是它不顶事,吃上不久就肚饥了。所以,我是一吃就三碗,“三碗不过岗”。“米淇”的制作流程叫“米琪三部曲”:熬米汤、下面条、加菜叶。这三步曲中,如果是在春夏,最后一步妈妈总是让我来做。在下到锅里面条后,妈妈让我到外面野地里摘一把“大姑姑叶”,回来加在锅里。 OK 。“米淇”变化无穷的魅力体现在加菜上,可以加豆荚,可以加土豆,可以加南瓜,也可以一起加土豆、豆荚、南瓜,也可两两组合着加。当然,没有这些时,加白菜叶,加野菜,加酸菜都行。菜有千变万化,“米淇”就有千变万化。最后,端下锅后,拿勺子在火上一放,加点油,油温升到后,加蒜瓣,加热冒烟,往锅里一捅,声响大作,宣告大功告成。千娇百媚千奇百怪千变万化的“米淇”就这样诞生了。这样香喷喷的“米淇”往往让我爱不释嘴,猛往肚里灌,有一次就吃了四大碗,把我撑的打滚,好悬没要命。

粉条炒豆头做法,粉条炒豆头的做法(5)

这些是常规饮食,当然也有些花样要变,比如吃汤抉片、窝窝头、煮疙瘩、卤疙瘩、糊糊炒豆等等。如果是吃煮疙瘩有剩余的话,妈妈在洗锅的时候,往往把它们捞出来,放在炉火边,本来嘛,煮疙瘩就是玉米面做成的圆饼或椭圆饼。在炉边一烤,金黄灿烂,香酥可口。胜过稻香村的糕点何止千百倍。放学回家,正是饥不择食的时候,见到这样的美食,真如狼抓住了羊羔,美啊。有一天放学回家,看到炉边正好有一块黄不拉几的椭圆状物体,大喜过望,抓起来就咬,一口下去,感觉怪怪的,牙齿打滑,没咬下来。再用力咬,用手往下掰,终于咬下来了,随后在嘴里来回一团,光溜溜的来回跑,味道怪怪的,什么玩意?赶紧吐出来,仔细一看,肥皂啊,“妈,你害死我啦”,妈妈闻声赶来,听我一说,笑的止不住。原来,是妈妈洗衣服后随手放在那里干一下。唉,娘啊,你这不是坑儿吗?以后,我每次在炉边寻找吃的,都要仔细辨别一番。

小时候是一个吃什么都香,看什么都好的岁月,一点点美好就可以幸福很长时间,一点点美食就绕梁三日回味无穷。所以,那时物质贫乏却快乐无穷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