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以五行作为偏旁的字毕竟是有限的,而宗室子弟在世代传承中则日益发展壮大,最终导致已有的字根本满足不了需求,但是朱元璋定下的规矩又是无法更改的。无奈之下,明朝的宗室子弟只能引经据典来查找生僻字,甚至于不得不自行生造新字来解决取名的难题。
如此一来,明朝宗室子弟的名字就出现了大量的生僻字,比如:朱在钠、朱公锡、朱慎镭、朱均钚、朱奉镅等等。而有意思的是,这些除了作为名字没有任何别的意思的生僻字最终发挥出了意想不到的新作用。
几百年后,西方的科学技术传入中国,这就需要有人把西方的文字翻译成汉字。在这种情况下,负责翻译元素周期表的徐寿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字来翻译金属元素,而许多原本只属于明朝宗室名字的生僻字被徐寿发现,由此被拿来命名元素,算是发挥了一点新作用。
小结朱元璋出于对五行学说的推崇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定下了取名规则,最终未能真的让大明王朝千秋万代,反而在无意中创造出大量的生僻字,而这些生僻字又意外地应用于翻译学,这不得不说是历史的幽默。
参考资料:《春秋繁露》、《明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