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牛杂(牛腩、牛肚、牛筋)一斤, 白萝卜一斤,
调料:
香葱、八角、香叶、桂皮、 姜、蒜。
做法:
1、牛杂:切成丁、块、或条状,尺寸按个人嘴的1/3-1/4为宜。切后放入盘中用冷水冲洗2遍,再放水浸泡。
2、白萝卜:冲洗干净、切成块状,大小同上也可略大。注意不要削萝卜皮。
八角、香叶、桂皮:冲一下,放入小碗。
3、葱、姜、蒜:剥皮、洗净放入小碗。注意姜也不要削皮。香葱打成结,可避免炖的时候散开。
4、把萝卜装到砂煲,放砂煲2/3的水,开始大火煮。将盛牛杂盘中的水倒净,把八角、香叶、桂皮、姜、蒜码放到牛杂上,晾至到砂煲烧开。砂煲烧开后,把盖子拿走继续大火煮萝卜。这时把炒镬拿来,倒点油,烧至7成熟时放入牛杂及配料,翻炒。注意不要翻炒过勤。
5、炒出香味时放入两大勺酱油用来调色且入味。再翻炒两下后就全部倒入沸腾的萝卜汤中。加入香葱,改小火慢慢炖。2小时后再来揭镬放盐。
附注:
萝卜牛杂要做得好味也不容易,很多饭店就因为一个好牛杂发财。
24
炒牛百叶
材料:
牛百叶250克,蒜苗100克,葱末、姜末、盐、味精、料酒、酱油、花生油、鲜汤各适量。
做法:
1、将牛百叶洗净切丝,蒜苗洗净切段。
2、炒锅注油烧热,下入葱姜末爆锅,倒入肉丝翻炒几下,加入酱油、盐、料酒和百叶丝、鲜汤稍加翻炒,再加入蒜苗段、味精、翻炒均匀,淋上熟油,出锅即可。
羊肉
羊,在客家人心目中的地位要比狗高,虽然客家人食狗肉多。俗话说,“**哩羊肉,泛泛哩早哩谷”。早禾米虽然煮饭无成,但清香。
25
羊肉煮酒
材料和调料:
以山羊肉为主料,配上当归、党参、北芪、红枣、杞子等中药,加生姜、冰糖等佐料,再加上糯米酒或者娘酒。
做法:
1、首先,羊肉洗净、斩块;接着,飞水;然后,羊肉清水上锅煲2个小时。
2、当归、党参、北芪、红枣、杞子洗好待用,生姜洗净切片;准备好客家娘酒。
3、羊肉煲了2个小时后,加入当归、党参、北芪、红枣、杞子,加入冰糖,再煲一个小时。
4、加入客家娘酒煲滚即可。
26
焖羊肉
材料:
连皮羊肉900克,香菇6朵,去皮荸荠15颗,甘蔗头1小节,姜3片,红枣20颗,高汤4碗,八角2粒,桂皮1小块,香菜、腐竹。
调料:
盐1/2大匙,酒4大匙,麻油1小匙,酱油、白胡椒粉各少许,水淀粉1大匙。
做法:
1、羊肉切成4厘米见方小块,洗净,放入干锅中翻炒至水分收干备用。
2、锅中倒入高汤,放入八角、桂皮、姜片、红枣、甘蔗头、去皮荸荠、腐竹转小火加盖焖煮3小时。
3、加入香菇和调料再煮5分钟,最后勾芡,撒上香菜点缀即可。
附注:
由桂皮、八角及老姜构筑成的香气,有效消除了羊肉的腥膻,入口后风味极为香醇。
鱼
27
清蒸鲩鱼
鲩鱼一般都是过年捣鱼丸,平时则以焖鱼、汆汤为主。这两年,河源的清煲草鱼很有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