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夏禹治水,委任巴解督工,彼时水里常现一种夹人虫,伤人无数,后巴解用沸水烫死,并吃其肉,然发现此虫好吃,便广告众人;至此夹人虫不再为人所惧,而是成为食物。后人为纪念巴解的勇敢以及发现之功,便在解字下面加虫,称之为蟹。
巴解是否有其人,并无史料佐证,但“蟹”字来源,最早出现于先秦古籍《山海经》,分别是【海内北经】的“大蟹在海中”、【大荒东经】的“女丑有大蟹”;然而最早的词典《尔雅》并无蟹字,其中【释鱼】虽有“螖蠌小者蟧”的字句,但到底是指彭蜞还是甲虫,是三种抑或两种,从古至今,众说纷纭。
《尔雅·释鱼》
到了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才有“蟹”的定义:“二敖八足 旁行 非蛇鲜之穴无所庇 从虫解声”;句释虽有商酌之处,但其中的“旁行”,倒也解释了“螃”字来源;宋代罗愿《尔雅翼》对“蟹”的解释就比较形象了:“字从解者 以随潮解甲也”,同时,《尔雅翼》进一步解释:“八足折而容俯 谓之跪 两螯倨而容仰 谓之敖”。
蟹的各种写法
古代中华并无科研万物的习惯,但由于蟹太过好吃,竟而有不少著作论述。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的【藏蟹法】,详细描述了怎样腌蟹;唐·陆龟蒙《蟹志》最早记录蟹类的洄游现象;宋·傅肱《蟹谱》与高似孙《蟹略》,进一步介绍蟹的种类、名称、习性及品馔;清·聂璜的《海错图》更是古代第一本海洋生物图鉴,里面画了十几种沿海蟹类,而孙之騄的《晴川蟹录》等三篇,抄载大量与蟹有关的专著笔记、诗文小说,为研究蟹类文化作出巨大贡献。
《海错图》,错是种类繁多的意思
为蟹背书更是不少名人爱好,东晋吏部郎毕卓一句“右手持酒杯 左手持蟹螯 拍浮酒船中 便足了一生矣”,便是李白的精神追求;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除了写就天下第一风流小说,还有一句名言:“以是知南方之蟹 合山珍海错而较之 当居第一”;《红楼梦》第38回的蟹会,黛玉说的“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更常被后世拿来借喻蟹的美味,而宝玉的螃蟹咏,竟把吃蟹写得荡气回肠——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
脐间积冷谗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