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降压药物种类繁多,各种进口国产制剂层出不穷。各种商品名还在其次,就单说药品名,常见的“苯磺酸、马来酸、马来酸左旋、盐酸、硫酸、酒石酸、琥珀酸”等等,足以让大家陷入云山雾罩之中。其实这些都是“障眼法”,核心还得看“XX酸”后边的那几个字。
终归降压药物就那么五大类,下边介绍一下。
第一类:“XX普利”和“XX沙坦”,包括“卡托普利、培哚普利、依那普利、咪达普利”以及“氯沙坦、坎地沙坦、奥美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等等。这类药物比较适用于合并冠心病或者糖尿病以及轻度蛋白尿的病人。但是对肾功能有要求,肾功能轻度损伤的可以保护肾功能,但是已经损害到一定程度再加药,反而会加重肾功能的损伤。
第二类:“XX洛尔”比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索他洛尔”等,这种药物是以减慢心脏跳动频率、减弱心肌收缩力来实现降压作用。但是目前已经不作为一线降压药物,常常作为一线药物控制不佳的联合用药,以及心率偏快和(或)发生过冠脉缺血疾病的患者。
PS:阿罗洛尔以及卡维地洛。这两种药物是第二类和第五类药物的混合体,兼具两类药物的降压特点。
第三类:“XX地平”,包括“非洛地平,硝苯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等。此类药物最大的特点是绝对禁忌证少,即使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检查,简单的心电图和查体过后即可开具。非常适合基层社区或者门诊初诊高血压并且尚未进行相关检查的患者。
第四类:利尿剂,常用的有氢氯噻嗪和吲达帕胺。此类药物目前不单独应用,多和第一类和第三类做成固定配方复方制剂,常见药物名称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等等。
第五类:α受体阻滞剂,现在主要用到的是特拉唑嗪,还包括前边所说的阿罗洛尔和卡维地洛。一般也不作为一线降压药物,除非联合3-4类药物仍控制不佳的患者,或者因为某些疾病,应用其他药物存在禁忌症的患者。
这五大类降压药物的副作用都很明确,如果是真的某种药物的副作用无法耐受(如卡托普利的干咳,非洛地平的面色潮红,下肢水肿,特拉唑嗪的体位性低血压等等),那么通过合理搭配,都是能最终找到自己合适的降压方案的。
另外,目前的主流降压药物均为中长效制剂,充分释放药效需要2-4周的时间,不能刚换药三五天觉得没效果就立刻更换,这样也许永远找不到合适的药物。
个人建议:血压出现波动或者发现血压升高后不能只一味儿的去服药或者更换药物,还是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的,特别是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心电图,心脏肾脏超声,血液生化等检查,对针对性的用药指导也是很有好处的。
关于更多高血压的疑问?欢迎来问! 丁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