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的测温不是传统烤箱里面的温感探头,而是日本产品独有的设计。以东芝的VD5000为例,在机器内放置了一个8眼摆动式扫描的红外温度传感器,这个传感器把整个微蒸烤箱划分为1024个区域,开始工作的时候就会进行扫描,先检查食物的位置,再针对该位置范围进行温度监控,以此确保加热的准确性。
这一点目前只有日本品牌的产品具备了这个功能,代表性的就是东芝微蒸烤箱系列产品,如VD7000、VD5000、WD80等。
说烤烘烤功能核心是在于烤熟与烤好的区别。目前能做到微蒸烤箱这种级别的产品了,大家都是进口温控探头,温控大多不差,那在这个基础上,都有哪一些技术差异呢?下面我们展开来讲。
热管覆盖范围在没有微波功能的蒸烤箱上基本标配的三面热管,在微蒸烤箱上因为下方需要安装微波功能的搅波器,所以下方热管是否安装是考验产品设计的一个点。下方无热管的产品,会有蒸汽模式水残留会较多,烘焙加热慢、不均匀等问题。建议尽量采购上下热管 背部热管(实现风炉效果)三重覆盖的产品。
温度在温度上,提供最高温度的居然是日本品牌,五千的产品最高温度到300甚至350度。而国产品牌,大多都控制在250度以下,微蒸烤箱更低一些。
实际上,国产厂家都有把温度提升上去的能力,但为啥那么保守呢?在咨询了一些厂家后,我综合的答案如下:
1.更高温对材料的要求较高,比如内胆厚度、不锈钢厚度等,因此会导致更高的成本,更大的造型,性价比会弱;
2.更高的温度,在厨艺不精的情况下,用户会更危险;
3.国内家庭烹饪的食物中,需要那么高温度的菜品几乎没有。
为此,国产品牌大多把产品的温度上限控制在250度以内。
而日本作为一个烘焙普及率极高的国家(我个人觉得已经高于欧美),也作为一个把单个产品做到极致的国家,因此把温度提上去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