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6月,我军将军整编为集团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质变。由此,我军开始谋求多兵种合成。1995年初,我军装甲第一师开始了信息化改装的尝试。不到两年多的时间,我军第一支信息化装甲合成营便在装甲第一师组建。军改之后,我军各大集团军取消了师级建制,取而代之的是合成旅。
具体到《号手就位》中火箭军第270旅合成连,就略有不同了。安雷旅长指出,发射营作为顺畅运转的最小单位,存在“战位太多、优化不够、程序冗杂、不利快反”的弊端。安雷所说前三点是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利快反才是最终导致的结果。
快反是什么意思?倘若把导弹当做一把枪,遇到突发情况就要做到“不经瞄准,抬枪就打”。当然了,火箭军不可能不瞄准,只是说从发现敌情到发射打击的时间跨度不能太长,尽可能的缩短发射时间。
安雷的意图很明显,由数量较少且一专多能的尖子,组成一支小、快、灵部队。可以在最极端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最后一击。如此一来,连队编成就会发生深刻变化,凡事都讲究一个“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