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30 10:20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潘燕佳
古色古香的校门口、中国式的屏风水池、复古的文化长廊……一走进校园就能体会到百年老校独具的文化内涵。近日,记者来到溪岸小学时欣喜地发现,该校不仅校容校貌发生了巨大改变,在办学品质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社会好评如潮,成为了百姓心中公认的精品学校。
近年来,溪岸小学围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特色办学,优化教育资源,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据了解,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校在2016年至2018年,共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以及校园文化的打造,满足学生不同的教育需求。
在“精准教学”的探索中勇敢前行
班里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熟练地在平板上操作,抢答,拍照上传,小组交流。对于老师上课中提出的问题,在线提交。系统能根据学生提交的数据瞬间统计结果,根据反馈结果,老师便有针对性地进行习题讲解,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课后,不少学生“炫耀”:“自从老师运用平板上课后,课堂更生动活泼了,还可以随时上网寻找学习资料,我们都很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
这是记者在溪岸小学平板试点班发现的一堂基于平板的语文课,课堂中师生交流不再是生硬的氛围,孩子们都能轻松快乐地学习,通过平板互动教学实现课堂效率的提升。这也是该校推动以平板为支撑的课堂精准教学改革以后常见的场景。
校长方杰锋认为,精准教学即为精准把握学生学情、精准制定教学目标、精准选择教学内容、精准确定教学方法、精准评估学生学习结果、精准运用学生评估结果的教学模式,进而打造高效、优质的课堂。
溪岸小学作为我市小学段较早实行精准教学的学校,一直在探索中勇敢前行着。
2017年9月,随着第一批省配移动终端入驻该校,精准教学的理念也随之被提出。随后,该校便组建了由16名骨干教师组成的智慧团队,并开展对设备、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探索与研究。智慧团队与试点班作为推进精准教学的实践者和先行部队,“每周一研”早已是常态化的教研活动,他们通过“绝技分享”活动与全体教师交流平台中的小功能及课堂应用的小技巧,努力将教学设计最优化,实现技术与课堂的深度融合,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实施精准教学的目标是为了使课堂更加生动、高效。因此我们立足学生、立足课堂,探索精准教学,通过对高效课堂的打造,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轻松环境下学得更好。”该校副校长兼智慧团队带头人施子嫣介绍。
此外,每月一次的“之江汇教育广场沙龙”,是智慧团队内雷打不动的分享活动,大家就平板应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以帮助教师们解决日常教学中的难题,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溪岸小学自实施“精准教学”以来,便将引进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打造智慧课堂作为工作重心,两者有机结合,让“精准教学”发挥最大的功效。目前溪岸小学的精准教学已走在我市前列,成为我市积极探索和实践精准教学的“领头雁”之一。
在智慧团队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中,2018年5月,该校承办了永康市移动终端教学研讨会,全面展示了该校精准教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在2018年8月份的暑期校长读书会上,施子嫣作了题为《踏实起步,未来可期》的典型经验介绍;2018年12月,该校老师程毓露、季璐瑶在永康市小学教师基于移动终端的精准教学评比中分别获得语文和英语学科的一等奖,黄李悦获语文学科二等奖。程毓露老师还代表金华市参加2018年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大赛,获省三等奖。
在没有参考先例的前提下,智慧团队成员及试点班的教师们积极运用移动终端进行教学实践,使学校在精准教学上佳绩连连:成为我市首批“精准教学”试点校;金华市之江汇应用试点示范校;智慧团队目前研究的《基于教学平台实施农村小学精准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已在金华市立项;智慧团队成员近两年关于精准教学的论文有9篇获得永康市一等奖,15篇获得二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发现在智慧团队中多为青年教师,教导主任吕华莉向记者解释道,学校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不仅扎实推进“青蓝工程”,还将青年教师广泛吸收至智慧团队中,不仅实现了自身专业成长,同时也能更好助推精准教学。“学校以平板为支撑的课堂精准教学改革,不仅使老师教学行为得到优化、专业发展空间得到拓展,也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不少老师感慨道。
“运用教学平台,大数据统计,助力教师的精细化管理,让教师在备课、授课、作业、考试和帮扶学困生等各个环节更加轻松和准确,实现教学的高效化、精细化和个性化。”校长方杰锋说,在智慧团队的不断探索及分享中,目前老师们的信息素养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教学平台使用率已高达98%。
在玩转篮球与静心阅读中提升师生文化底蕴
24日上午,记者刚到溪岸小学时,正值课间操时间。显然,该校的课间操与众不同,只见学生们人手一球,整齐有序地排列在操场上,伴随着动感的音乐做起“篮球操”。他们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单手指尖转球、胯下运球、提膝绕球……动作连贯而富有韵味律感。
篮球是该校的特色。早在2014年,该校体育组老师结合篮球的基本动作和一些音乐、舞蹈元素,设计了“篮球操”,并编写了“篮球”校本教材及达标标准,极大激发了学生课间操积极性。近期该校还在市中小学生篮球赛中拿了女队亚军。该校“篮球操创始人”吴雍雍老师介绍,他曾教到过这样的一个学生,原来性格很内向,接触篮球后人都变得开朗了。现在他升入到高一级学校后仍热爱着篮球,还带领同学自编篮球操参加比赛。“篮球教学开展这么多年,也发现了不少天赋极强的学生,也见证了不少学生的自我改变,这些既是成绩,也是对我们的肯定。”吴雍雍还说,该校的大课间活动岂止篮球操,还有跑操、跳绳、障碍投篮、踩高撬、躲避粘粘球、踏石过河等等,每天的上午、下午大课间活动就是学生们最热闹开心的锻炼时光。
溪岸小学除了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之外,还特别注重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每天30分钟是该校师生雷打不动的“读书时间”,学生们可利用这半小时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也可以通过好书交流会,一起交流读书心得。“2009年起,我们便坚持让学生养成每天阅读30分钟的习惯,这既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意识和习惯培养,也能让学生在书中陶冶性情、感悟人生真谛。”该校副校长梅蕾介绍,除了安排充足的阅读时间外,该校还开展了阅览群书挑战赛、阅读考核、阅读活动展示、好书交易等各种形式的活动。
近年来,溪岸小学以篮球操特色项目为亮点,以球育德、以球益智、以球健体、以球尚美,篮球操创新项目已经成为该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读书的乐趣,进一步提高了全校师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底蕴,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改革发展。
在细节习惯中做好德育建设
多年来,溪岸小学少先队紧紧围绕工作目标,通过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推进诚信教育、行为习惯等的培养。其中,以少先队为依托,在全校全面铺开垃圾分类工作是该校少先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减少耗材,老师统一使用手写教案;每年阅读节,学生通过书籍交易、交换,把垃圾分类的理念向纵深延续;为做到节约用纸,每位学生的数学草稿本都要标上序号,班主任要对其进行定期检查……这些都是溪岸小学少先队做实做细垃圾分类工作的具体表现。“我们希望在学校推广好垃圾分类后,让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一个个家庭逐步影响一个个社区,乃至全社会。”少先队辅导老师徐兰说。
该校积极落实“垃圾分类”教育工作的校园环境营造,做好垃圾分类校园基础阵地建设,大队部设立“红领巾监督岗”进行督查,将队员校园生活的一切表现都纳入文明班级的评比。同时,通过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等宣传阵地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做实做细垃圾分类工作。学校还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向父母讲述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及如何区分等知识,提升全民垃圾分类意识,营造全社会都来践行垃圾分类工作氛围。
“耕耘已绿新春雨,千帆竞发驭长风。”溪岸小学的前身培文书院作为解放前永康四所高小之一,有着百年的人文积淀。回首过去,艰辛与辉煌同在;展望未来,挑战与希望并存。溪岸小学将升华特色,推陈出新,展开腾飞的羽翼,豪情满怀地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编辑 应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