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吸引能人异士破解龙虎山千年悬棺之谜,1997年,龙蜀山旅游集团悬赏30万元,征集破解谜题的方法。
消息发出后,有一个叫肖旺强的香港人找了过来,声称他也有一个悬棺吊装的方法。
肖旺强使用的,也是吊装的法子,但是和陆教授不同的是,肖旺强并没有使用轱辘,也没有使用任何铁器。
早在考古工作者对龙虎山墓葬中的文物进行研究的时候,他们就发现了一个特殊的情况,在发掘的几百件文物中,没有一件,是用金属制作的。
墓葬中发现的剑和罐子,也不是春秋战国时期常见的青铜器,它们无一例外,都是用木头雕刻的。
其实出现这个情况并不奇怪,中国古代有各种各样的忌讳,而且直到现在,也有“铁隔阴阳”的说法。
所以,龙虎山墓葬群的先民们,应该也是处于这方面的禁忌,才没有在墓葬中使用任何金属制品。
可能也是因为考虑到这个因素,肖旺强的吊装装置,使用的,只有绳子和木头。
肖旺强做了一个双层固定的木架,在上面系上绳索,再通过绳索调整木架高度,一步步将棺木从下而上运送到崖洞。
2009年1月2日,肖旺强和他的朋友李海清,带着他的吊装方法,在龙虎山现场进行了吊装演示。
随着棺木一步步升高,肖旺强也提着一口气,因为他用的是绳木结合的办法,棺木重量有将近一千斤,再加上100多米的高度,他也害怕出现因为绳索过分受力而发生意外。
还好棺木随着预想稳步上升,直到达到洞口高度,被提前进入洞里的人顺利拉入洞穴,大家才松了一口气,肖旺强的这种方法,也成功了。
但是对于这个方法,也有人有不同的看法。
因为肖旺强没有使用滑轮,而是用一人抬棺木,一人拉绳索的办法,这样的话,棺木的重量会对绳索产生一个摩擦力,棺木越重,摩擦系数就越大,安全就得不到保证。
而且,肖旺强运送棺木时,采取的是简单的提拉办法,对于龙虎山特殊的地貌来说,仍然存在运输方面的难题。
就在肖旺强的方法被质疑的时候,又有一位江西老人提出了新的构想。
江西老人又有新见解这位名叫夏瑶年的老人,是住在江西省鹰潭市的一位退休工人。
陆教授的悬棺吊装方法成功之后,当地旅游管理部门为了吸引客源,在仙水岩开始了悬棺升棺表演,表演使用过的,就是陆教授的方法。
作为地道的江西人,夏瑶年对龙虎山的悬棺也非常感兴趣,曾多次来到龙虎山,观看龙虎山悬棺升棺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