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螺又名响螺、风车螺、金丝螺。这种螺之前被称作卡民氏峨螺,在“香螺属”被划分出来之后它的中文学名就改为“香螺”了。香螺个体一般在10厘米以上,螺肉既可鲜食,也可烘制成干,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螺类。当然价格也不便宜,在辽宁省的市场价格近50元/斤。
椰子涡螺
椰子涡螺又名黄螺、肉螺、瓜螺。由于椰子涡螺生活在浅海容易采集,并且肉量可观,很早以前就是渔民重点采集的食用对象了。椰子涡螺可以长到哈密瓜的大小,重达20多斤,应该是你在海鲜市场上能见到的最大的螺。
不过根据“吃螺第一定律”:长得越大的螺一般肉质越老。椰子涡螺也是如此:不熟则腥臭,过火又太硬,十分考验烹饪者的手艺。最佳的做法是把螺肉切成一两毫米厚的薄片,再与酸笋辣椒等一起爆炒,让螺肉吸足调料的味道,又不至于嚼不动。
中国圆田螺
对于非沿海城市的人来说,以上几种海水螺并不多见,更常见的其实是生活在淡水的“田螺”。我们平时说的“田螺”,一般指的是中国圆田螺或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thayensis),这两种田螺在我国分布甚广,各地湖泊基本都能找到。
吃田螺时最需要注意的是:千万别认错了呀!田螺与大名鼎鼎的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长得很像,而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虫、卷棘口吸虫等寄生虫的中间宿主。一只福寿螺内可藏有6000条寄生虫,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会引发寄生虫感染,严重者可导致昏睡及死亡。咳咳,这哪儿是福寿螺呀,这是“折寿螺”吧。
那么要如何分辨田螺和福寿螺呢?首先,福寿螺个头比田螺大,螺口也比田螺大;其次福寿螺的外壳呈黄色,而田螺呈青褐色;最后福寿螺的“屁股”是扁平的,而田螺是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