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个人角度出发,您认为一台出色的低音炮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首选要能响应完整的,并且“有效”的频率响应,下限频率越低越好。具有良好的最大声压输出级也很重要,20-30Hz极低频段,建议声压输出在100dB以上,而30-120Hz低频段,建议在116dB以上。单元的材质和设计需要保证足够长的线性冲程,持久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这是比较考验音盆、悬边、磁钢和冷却系统等相关研发实力的。真正优质的低音炮厂家大多是自主研发低音单元。
2. 如果用户提出想要购买一只低音炮,您会给出什么建议?(包括但不限于如何选购、摆位和调校低音炮)
1. 根据面积来做一个对应推荐,习惯上是20平方米以内是单12英寸,30平方米以内单15英寸,超过30平方米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 同单元相同容积的低音炮,倒相炮的量感是优于密闭炮的,失真也更低,比较适合第一次玩低音炮的用户来体验低音炮的感觉。
3. 因为物理尺寸的优势,单元越大,下潜表现常规会更好,声音会越宽松,但是并不一定打击感会有明显优势。所以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选择。
4. 摆位上需要根据环境做具体分析,常规在单个低音炮的情况下,我一般是避免放在墙角的。除非需要靠墙角反射来增加量感。
5. 除“金耳朵”的情况以外,在没有第三方测试软件的情况下,建议交给AV功放的自动程序来完成EQ调整,再结合实际听感做分频上的微调。有第三方测试软件的情况下,优先保证31-63Hz的相对平坦,以及和主箱的相位融合。
3. 您对于低音炮的EQ调整怎么看?能不能具体讲讲使用EQ调整的一些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话实说,这个要分条件。如果皇帝位不可调,炮位不可调,同时房间声学处理环境不好的前提下,低频管理器是很有必要的,这是最后的救命稻草。
说到单独的EQ管理器,最近大地震新出的DSP-P12低音炮自带了iWoofer的智能控制APP,等于把专业的低频管理器整合到了低音炮里,我最近几天都在用这个产品,相当高效。
然后就EQ管理器角度出发,原则上是:
1. 还是优先先找低音炮炮位,原始频响曲线尽量没有明显的波谷。如果有波峰可以交给EQ管理器来处理;
2. 如果一定要填谷的情况下,最大不建议超过3dB;
3. 在听感上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不做多余修正,也就是PEQ的数量用的越少越少;
4. EQ管理器的低切是很有用的,普通家用低音炮,25Hz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低切频率。一来可以功率利用率最大化,二来基本不会影响整体听感;
5.要注意低音炮和主箱的融合程度,这个主要取决于相位。
James Loudspeakers M213自身具备3只21英寸低音单元,可以满足大空间环境对低频能量的要求
大地震DSP-P12自带了iWoofer的智能控制APP
DSP修正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房间的低频频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