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5月份,省国防办组成的考察小组来到土门公社的黄崖大队考察选址,因地形不熟悉还请当地的村民当向导。考察小组跋山涉水、检测水源、评估森林覆盖率,经过几天的考察认为黄崖大队确实符合建设兵工厂。为证实厂址的隐蔽性,本想邀请驻青岛某部的直升机来上空周旋几圈,但当天直升飞机出任务不能前来,考察小组只能安排向导到山上转几圈后回来作报告。考察小组为了感谢向导,还奖励给向导两包健美,尽管是平嘴的,但能抽上平嘴健美比神仙还快活。
1966年初,工程队进驻黄崖大队开始施工建设,地方武装部又组织民工营进行支援。保密需要,对外声称976工程,976是军工代号,对外启用山东第一机械厂,联络地址沂源县6号信箱。建厂之初还请来沈阳和四川富有经验的专家来支援工厂建设,同时还在济南、淄博、青岛等地招收知识青年组成的建设团队,这波人亦成为山东第一机械厂的骨干力量。
山东第一机械厂在土门公社境内,也称为土门一厂,附近还有与其配套的山东第二机械厂(945),第二机械厂称为土门二厂。土门一厂生产的是56式半自动步枪,土门二厂生产的是7.62毫米子弹,有枪有弹是三线建设必备的配套工程,两者必须要同时建设,且相距又不能太远。土门一二厂的建设布局几乎都是一样,生产车间都在山洞里,生活区则在山脚下,尽管提出的口号是不称霸,但为了备战争还得深挖洞、广积粮。
高峰时期的976厂职工超过1000多人,当时情况比较特殊,建厂就进入巅峰期。一线部队更换装备,地方民兵需要训练,还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军一百个师,使得全国各地的枪支厂家订单增多。976厂更是加班加点来完成生产任务,机器的轰鸣声、靶场上的枪声、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工人忙碌的身影,地处山区的兵工厂异常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