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红高粱》上映后,先后荣获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等许多国际影展奖项。整部影片围绕着青*口的那片野高粱展开,彰显中国人民顽强的生命力。
回顾那段真实的历史事件1938年4月16日,曹克明率领400多人的国民党游击队在山东高密孙家口伏击一支从平度开往胶州的日本车队。
电影《红高粱》剧照
在战斗的紧要关头,分队长马福生急中生智,率领十余名队员点燃高粱秸,引火烧毁日军军车。浓烟迫使日军从车底窜出,在混战中被全部击毙。
此次战役共击毙敌人39名,据说其中有一位日军中将中岗弥高。但一名日军侥幸逃脱,引来日军疯狂报复,制造了人神共愤的“公婆庙惨案”,屠*手无寸铁的中国百姓136人。
48年后,作家莫言以孙家口伏击战和公婆庙惨案这两起事件为背景,创作了小说《红高粱》。火红的高粱地里上演了一场爱恨情仇和悲壮惨烈的抗日战斗。
1987年,张艺谋和莫言合作将《红高粱》改编成电影,高粱在其中演变成为中国本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电影《红高粱》剧照
当张艺谋来到孙家口寻找高粱地外景的时候,却发现这里的高粱已经彻底消失了。接到张艺谋的求救电话后,莫言急忙赶回高密,看着孙家口那一点残存的高粱倒死不活的样子,莫言差点哭出来。好在当地县委非常支持拍摄工作,紧急批了5吨化肥,作为“政治任务”布置下去,才让当地村民赶种了几十亩高粱,帮助剧组完成了影片的拍摄。
据当时的负责人回忆,为了补偿村民因种高粱造成的经济损失,每亩高粱剧组还补偿了村民300元钱。但此后,为了拍电影种下的高粱地,随着电影拍摄的完成也结束了它的使命,在这片土地上再度消失不见了。
1918年秦皇岛拍摄风中的高粱地
养育中国人民几千年的传统农作物为什么会变得无人问津呢?高粱的身世至今还是个谜,有人认为它来自遥远的非洲大陆,也有人主张它是本土作物。不管怎样,高粱在中国繁育了数千年是不争的事实。
高粱是一种适应力非常强的作物,既耐旱又抗涝,还特别适应盐碱地,被称为“庄稼中的骆驼”。
明清两代是中国人口增长的快速期,为了缓解粮食危机,人们不得不抢夺一些人烟稀少的洼地,高粱作为洼地的宠儿自然大放异彩。
到民国时期,高粱达到了它的顶峰,随着闯关东红遍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成为了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的第三大粮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