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和香港哪个面积大,新加坡和香港哪个大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3 04:27:13

中国香港和新加坡资本劳动比和人力资本指数。数据来源:宾夕法尼亚大学PWT数据库。

其次,使用基尼系数比较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收入不平等程度。香港收入不均等程度明显加剧了,基尼系数从1971年的0.41上升到2016年的0.54;而新加坡基尼系数从1966年的0.66降为2019年0.45。具体分析基尼系数的变动方向和时期,可以发现这与产业结构变迁高度相关。20世纪70年代工业化时期,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制造业都以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为主导产业,工人工资水平差别不大,同期基尼系数下降,收入差距缩小。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香港经济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金融、地产、贸易等行业成为服务业的主导部门,高技术人才的回报率上升,但是中低端劳动力就业机会减少,收入差距拉大。但是,新加坡在向服务业转型的同时,制造业内部也不断升级,主导部门产业转变为电子产品、机械等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基尼系数上升速度相对较小。21世纪以来,香港主导产业成为房地产、金融等部门,资本积累加速,制造业工人等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缩小,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新加坡则形成了以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多样化产业结构,资本积累加速的同时,工薪劳动力阶层的回报也有所提高,再加上新加坡政府实施如累进个人所得税制、建屋发展计划等社会政策以缩小收入差距,基尼系数反而呈下降趋势。

新加坡和香港哪个面积大,新加坡和香港哪个大(9)

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基尼系数(按住户收入计算)。数据来源:中国香港政府统计处、新加坡统计局、世界银行

最后,比较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开放程度。林毅夫等论述了比较优势战略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即比较优势战略并不必然导致金融危机,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防范和抵御金融危机的作用。遵循比较优势的程度不同,经济结构的健康程度和金融危机的防范能力也存在差异。比较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在1998年金融危机和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可以发现,在两次金融危机中,香港经济受到的冲击更大,GDP增速分别下降了5.9%和2.5%;而新加坡的经济增速下降较少,GDP增速仅下降了2.23%和0.6%。另外,从经济体的开放程度来看,新加坡的经济开放程度也高于香港,新加坡的商业服务进出口额始终高于中国香港,并在2008年后增长迅速;2020年新加坡商业服务进出口金额总计3597.41亿美元,远高于香港的1148.12亿美元(世界银行数据)。

综合要素禀赋结构升级、收入分配、开放程度和宏观经济稳定等指标可以看出,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的不同,不仅导致产业结构变迁之路不同,也导致经济绩效出现明显差距,最终表现为经济增长的持续分化。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20年人均收入水平跨越1万美元大关。2019年我国62个城市已经达到了世界银行12055美元的高收入门槛,北京、上海、深圳、无锡、苏州等16个城市的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这些领先型城市经济充分、稳定、可持续增长对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借鉴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发展历程,结合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加强对政府发展理念的重视和治理能力的提升。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在过去的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政府通过深度介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主动地、务实地制定各项政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渐推动市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约束条件和发展目标均出现了改变,各级政府需要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另外,由于不同发展阶段地区的市场机制完善程度以及主导产业的特性不同,需要政府发挥的作用也存在差异。对于领先型地区来说,地方政府需从“生产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适时调整市场和政府的边界,以政治观、未来观和引领观前瞻性、系统性地加强顶层设计,引导区域经济的发展重点与方向。对于追赶型地区来说,在借鉴领先型城市的先进发展理念与经验时,需要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有所取舍的进行吸收和学习,不能盲目照搬发达地区的经验。

第二,重视对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和完整产业体系的构建。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器。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不论是高收入地区,还是相对落后地区,保持制造业的比重基本稳定既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收入分配公平、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下,不同行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模式不同,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地方政府应根据发展阶段和要素禀赋结构,找准自己在国内和国际产业链、价值链的地位,依托比较优势,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同时,根据本地区的比较优势产业特性,从要素培育、技术积累、能力提升、基础设施、基础研究等维度,科学制定精准有效的结构政策,降低高端制造业的进入门槛,缓解产业升级的约束,引导制造业顺利升级。

*文章原载《当代财经》2022年第3期,限于篇幅,文章有所删节。

FIN

一个被忽视的关键事实, 将打破欧洲“撑下去”的最后幻想

“明知自己是最吃亏的人质, 欧洲怎么还与美国保持一致?”

西方背叛了自己的“祖训”, 却意外被中国发扬光大?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