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戴孝的规矩,回民下葬怎么处理尸身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3 05:17:18

摔牢盆的传说有三:

1.人生在世,谁能无过,亏心的事一定是有的,别人不知道,那阎王爷可最清楚,死后到阴间要受酷刑。儿孙为了给老人赎罪,便置盆为牢,事先囚禁,多送纸钱酒菜,等盆碎开,阎王一看,牢已蹲过了,又有诸多钱财酒菜享用,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逝者免了酷刑和牢狱之苦。

2.人生在世,谁能不困扰于名缰利索,长此以往,便作茧自缚,画地为牢,所以活人皆被囚于牢狱之中。只有在死后,儿孙为其置一瓦盆,征象其人生之牢,名之曰:牢盆。于是在逝者入土为安之时,由其长子把这牢狱之盆摔得粉碎,以求得逝者灵魂彻底解放!

3.据说阴间有位王妈妈,要强迫逝者喝一碗迷魂汤使其昏迷,以至不能超生。丧家儿要准备有眼儿瓦盆,有眼儿的瓦盆可将迷魂汤漏掉,打碎瓦盆以免逝者误饮。

等长子摔碎牢盆后,大佬执高喊“前后平落——”,棺材原地落下,重摆香案,开始路祭。往奔赴墓地的路上,长子长孙应在棺前打幡带路,男性亲属在棺材前开道;棺材后紧跟女儿、儿媳、侄媳等女性亲属,众丧属随着喇叭声恸哭。抬棺材的仪杠在路上是不允许着地的,俗认为着地不吉,同时孝子频频回跪朝棺材磕头,感谢大家帮忙。

31.布棺(摆走向、刷五谷杂粮)——至坟地,按之前测定的方向置棺于土圹内。如夫妻一方先去世,还要在两个棺材间用木棍搭起一座小桥,谓之“仙人桥”,寓意着夫妻阴间相会之意。如果娶了两个妻子,两妻均去世,则葬棺的顺序按“排棺葬”,嫡妻在前,庶妻在后,统一葬在男性的右侧;或者按“夹棺葬”,就是男性葬在中间,妻子分葬在两侧。排棺葬也有不按先后顺序或按先后顺序在棺材放置时前一点、后一点的情况;夹棺葬一般先结婚的在左侧,后结婚的在右侧。

棺材入坑后,要摆正,调好走向。逝者为男,要先请逝者的姥娘家人察看;逝者为女,要先请逝者的娘家人察看。如有不满,再行调整,随后孝子再察看并认可。没有异议后,将“蜂蜜罐子”放在棺材前挖的小洞里,长子(或长儿媳)把事先准备好的炒熟的五谷杂粮倾倒在棺材板上,用簸箕放棺材尾接着,大声哭喊:“爹(娘),您老人家留余粮!”然后用“刷帚”从棺材前头往后一扫,棺材上剩余少数,大量的五谷均被”刷帚”扫落在簸箕里。无论多少,只能刷一次,要干净利落,不可犹豫缓慢。

这样的葬仪其中隐藏妙义:“五谷”者取其音乃“无故”,“刷帚”者“刷富”,刷的越多,意味着逝者遗留给子孙的福泽越多。五谷杂粮还有辟邪的寓意,埋物镇压祟气。扫下的五谷杂粮拿回到家后,做饼子给逝者的长子吃,表达了乡亲祈愿亲人灵魂保佑后代的愿望。

32.祭典——布棺完毕,边里、丰县有祭典的风俗,族家、姥娘家人等逐一祭典。如果立碑,这时还要祭碑。祭毕,众人准备封土。丰县、边里不用大红公鸡;边外则用一只大红公鸡,铲去头,让鸡血围坟坑洒三圈。接着大老执将一领用铁锨铲破四个角的苇席盖在棺材上,在棺材盖上正中位置放上三个生面捏成的小鸟,小鸟上覆小瓦,小瓦上写着“敕令斩鬼”连体字样,“令”上面的“人”拉长左边画七个圈、右边画八个圈。逝者是男,从瓦背的小头往大头写;女的则相反。小瓦上边压弓、箭,射逝者的脚的方向,庇佑护卫逝者平安。弓身由柳木、苹果枝等柔韧的枝条制成;弓弦则是苘绳编绕;箭身由杨树枝等直条子修成,粗如筷子;箭头由高粱杆子制成,箭身插在箭头里。

33.封坟(糖扁食、送面灯)——封坟不准挖新土,如是新林地,妇女不能进去,只能在大路旁等候。逝者的长子先铲第一锨土埋葬,接着逝者的姥娘家人(逝者为男)或逝者的娘家人(逝者为女)铲第二锨土埋葬,然后众人帮忙,即为封坟,坟为圆形。

堆好以后,要在坟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埋上预先在家煮熟的糖扁食(饺子)。大糖扁食有手掌大,有几个儿包几个,分给一个儿吃一个;再按照逝者的岁数包小糖扁食,有一节手指头大小,逝者多大岁数就包多少个。小糖扁食埋的歌诀云:“前七后八,胳肢窝夹仨”,也是埋在四方。余下的则有早早在一旁等候的小孩争着分食,民间讲吃了这个糖扁食,牙不疼痛。

殡葬毕,从林地回去后,三日后圆坟,三十五日烧五七纸,一百天烧百日纸。每逢周年祭日要备好祭品去墓地祭奠哀悼,一直持续三年。以后就顺着平常的节日烧纸纪念。春季是清明节(寒食节),夏季是七月十五(中元节),秋季是十月初一(寒衣节),冬季是正月初一(春节),这四个日子也叫做“四大鬼节”。

丰县、边里当天晚上有送面灯的风俗,即用面捏成小碗状,上锅蒸熟。内放豆油,用棉花做成捻子,浸于油中,点燃后由长子送到坟上,放下不准回头,直接回家。

34.圆坟——圆坟,是一种祭奠形式,在葬后三日内举行。家属都要到坟前行圆坟礼,为坟培土,还要烧纸钱、上供品,并由逝者孙子、孙女(童男童女)绕坟正转三圈,反转三圈,谓之“开门”。人们认为开门后便可以和逝者交流感情、叙述衷肠,逝者也可接到晚辈们的祭奠和送去的金钱、食物等,在阴间生活富足,不愁钱花。

边里、丰县圆坟,逝者的家人、族家、姥娘家人、女儿、女婿都到坟地,在坟前摆上供品,痛哭一番,用擀面杖将坟整圆,越圆越好;边外圆坟,只有家人到坟地,也只须焚烧纸钱,将坟整圆即可。此后三年不可动坟头,怕犯重丧。

所谓的祭品也因人而异,像瓜果、饺子、包子、馒头、点心之类常见的食物是有的。不管亡者会不会喝酒,总要摆上一壶酒,摆上酒杯,斟满,洒祭一番。会抽烟的亡者,自然还要供上一包烟卷。有其他特别食品爱好的,也要记着供上。然后,还要在坟前烧化一些阴币纸钱,一边烧,一边介绍仍活在阳世上的家人情况怎么样。

35.出殡(请灵)——出殡是指对逝者夫妇甚至及其上代、上几代共同进行的祭奠仪式,比一般的丧葬活动更加隆重。丧葬与祭奠伴生的活动,这一出殡形式被称为热丧;而仅仅对已去世的先祖们进行的怀念性祭奠活动,则被称为冷丧,其较之热丧更不多见。

夫妇二人如有一人已死亡,出殡的前一日应对先逝者举行请灵仪式,搭设灵棚,安设灵位。孝子用手扶着纸扎的小房屋,房屋里正当中贴着死人牌位,到坟头上烧纸祭奠圆诣,然后抬着纸扎屋子围着坟头正转三圈、反转三圈,并念“点香神知,闻香神现,请神入位,回家受奠,敢告”等语圆诣,谓之“上灵”。

行礼毕返家,即将逝者之灵请回家,先逝者便与后逝者在家共席享祭。祭拜者需从新近死亡的灵位开始拜起,谓之先拜“热丧”,然后逐一拜祭,这也是丧家孝子贤孙们对先逝父或母的一种纪念方式。出殡发丧的时候,再一起抬送到坟地,抬着纸扎屋子围着坟头反转三圈、正转三圈,抖抖屋子,谓之“送灵”,然后把屋子随着纸扎焚化。

36.特殊丧葬——沛县阎集一带,只要是阎尔梅(古古)的后代,坟墓都筑成方形,与周围的坟墓截然不同,十分显眼。阎尔梅(1603—1662),字用卿,号古古,因耳朵大长且白,又号白耷山人、蹈东和尚,明崇祯三年(1630)举人,反清义士,失败无望后隐居乡野。

他在弥留之际,留下遗言,尊汉制依明俗,死后坟墓要筑成方坟(准确的说是覆斗坟,像从前盛粮食的量斗翻过来),表示活着不降清,死了也不顺从。如果在丰、沛一带见到了方坟,即为阎氏尔梅一族。

在丰、沛县地区,姓朱的、姓程的、姓曹的不摔牢盆。据老人讲, “朱”和“猪”同音, “程”和“盛”同音, “曹”和“槽”同音,摔破了没有碗盛饭了。姓“阎”的也不摔牢盆,因为阎尔梅的典故。明朝皇帝姓朱,怎么能把前明皇帝的盆摔破!就从他那留下规矩,姓阎的死后不摔牢盆,阎尔梅的子孙都遵守遗训。

婴儿夭折,称之为”殇了”,俗以为是催索前辈旧帐的“讨债鬼”。以谷草裹尸,于夜间抛至乱尸岗或荒郊野外,踅身疾走,须绕道辗转回家。少亡,也无停尸丧葬之仪,于午后由叔伯埋葬于林地角落,亦无棺木;成人后未婚而亡年青者,有棺木。中年人死亡,上有尊亲,丧事从简,停于偏房,仅送信不发帖,三日便葬。旧时,也有侯尊亲故后合并发丧者,谓之“发老丧带少丧”。

作奸犯科,死于非命者,俗以为耻,无葬礼,不吊唁祭奠。族人拒之入林,多葬于荒郊。

回族戴孝的规矩,回民下葬怎么处理尸身(9)

​丰县回民的丧葬习俗与汉民不同,回民丧葬,棺材无底,逝者脱去衣服,送入清真寺公用的“金匣”内,用白布盖在死人身上,再用双幅白布裹好,用三根白布带子捆起来,然后放入棺材内,用土作枕头。葬时,家家户户送葬致哀,阿訇口念“可兰经”,追悼逝者入土,坟筑方形,葬后归来不回头。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