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的栽培方法,芡实怎么栽培最好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3 07:31:05

4、田间管理

(1)防风

在芡实的生长初期,如果风浪较大,对其生长发育不利。我们需要在湖荡或者大田的四周种植茭草,进而形成围带,以便减少风浪对芡实幼苗的影响,以利于植株的正常生长。

(2)补苗

在种植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确保齐苗。一般情况下,在水面叶片的直径达到10厘米的时候,就要及时查苗,如果发现缺苗,需要及时补种,芡实补种的原则为移密补稀。

(3)壅土

对于浅栽苗来说,在植株心叶逐渐生长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培土壅根,则不能为新的心叶生长和根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供应。因此,我们需要在芡实苗生长的过程中,逐渐培泥壅根,将浅穴填平。

(4)除草

在芡实植株叶片封行之前,需要及时进行除草,如果发现杂草,就要将其揉成团,然后埋入土中用作肥料。在芡实封行之后,一般是在7月底至8月初,就不再进行除草。

(5)灌水

在芡实生长过程中,绝对不能断水,且在生长过程中对水的需求量较大。在芡实的生长前期,应该保持浅水,水层一般为7-10厘米,生长的中期水位保持在30-50厘米,后期最深可达1.3-1.5米。水位较深虽然有利于芡实生长,但当水位超过1.5米的时候,由于水大、浪大,芡实植株的叶柄、花梗生长量较大,会大量消耗养分,不利于芡实产量的增加,而且给采收带了困难。

(6)追肥

芡实对肥料的需求量不大,一般情况下,不适宜施用过量的氮肥。如果施用氮肥过多,则叶面容易出现瘤状突起,并且会影响结果并加重各种病害的发生。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可以根据芡实叶片的颜色判断其是否缺少肥料。当植株的叶片深绿、光亮、大而肥厚时,表明植株不缺肥;当其叶片薄而发黄,新叶生长较慢时,则植株缺肥。芡实的追肥多采用泥肥混合成团的办法,俗称“粪搅泥”,即用腐熟人粪尿300-375公斤分2-3次拌入500公斤的半干河泥中,每拌1次应堆放几天,使泥土充分吸收养分,待半干时再捏成泥团。如果在泥团中增加一些复合肥料,增产效果将更好。施肥团时,我们应该远离植株10-15厘米,每株每次1公斤左右,施肥时间从7月中旬开始,到封行前结束。

芡实的栽培方法,芡实怎么栽培最好(5)

5、病虫害防治

(1)芡实叶斑病

这种病害又称为黑斑病、麸皮瘟。一般在每年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危害严重,如果田块水温高,水质差,则发病严重;如果氮肥过多,植株生长过旺也容易发生叶斑病。在发病初期,叶片外缘有许多暗绿色圆形病斑,后转为深褐色,有时具轮纹,直径在3-4毫米,最大可达8毫米,易腐烂。病害严重时,病斑连片,使整片叶腐烂,环境潮湿时,病斑上生鼠灰色霉层。

防治方法:田间必须按芡实的不同生育阶段管理好水层,做到水位深浅适宜,以水调温,可以防止田间长期死水。如果发现病叶要及时摘除,然后再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外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者62.25%腈菌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间隔7-10天喷撒1次, 连续防治2-3次,在采收前的一周停止用药。

(2)芡实叶瘤病 

每年的7-8月正值夏季高温季节,气温高,光照强,水温高,水质差,又经常遇到雷阵雨、闷热天气,芡实的叶瘤病容易发生。在发病初期,叶面出现淡绿色黄斑,后隆起膨大呈不规则瘤状,直径在4-50厘米,高为2-10厘米,黄色,上有红斑或红条纹,后期开裂或腐烂。有瘤叶片容易下沉到水底。

防治方法:田间水位在茎叶旺盛生长期应控制在40厘米,果实采收期不低于35厘米,并经常添加新水,以防止长期死水,禁用污水灌溉。在定植缓苗之后,植株开始进入旺盛生长阶段,可分期喷药预防,如叶面喷施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间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即可。如果发现病瘤及时割除,并携带出田外深埋。

(3)芡实炭疽病 

芡实的炭疽病于每年的6-11月发生,8-10月份受害严重,发生较为普遍。高温多雨尤其是暴风雨频繁的年份或季节易发病;连作地块或植株过密、通风透气性差的田块发病重。这种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害花梗。在发病初期,叶片上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直径在2-7毫米不等,病斑融合成不规则小斑块,边缘为褐色,中央淡褐色,具有明显同心轮纹,其上生小黑点。病情严重时,病斑密布,有的破裂或穿孔。花梗上病斑呈纺锤形,褐色,稍凹陷。

防治方法:我们需要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并带出田外深埋。药剂防治,我们可以用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或泼浇,间隔7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4)扁卷螺和锥实螺 

扁卷螺和锥实螺为害芡实的主要时间为每年的4月中旬至6月中旬,正值芡实种子的萌芽期,可将胚芽夹断,进而影响出苗。苗期植株幼小、 柔嫩,害螺啃食后,造成叶片孔洞,影响植株的生长,甚至咬断幼茎,直接造成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成螺的抗药性强,故防治适期应掌握在幼螺期。一般在产卵高峰期后的15-20天为幼螺发生高峰期,也是用药防治适期。选在芡实播种前进行,播种前先将田间水位降低到2-3厘米,然后每一亩土地选用6%四聚乙醛颗粒剂500克撒施于刚排干水的潮湿田中进行防治。

(5)斜纹夜蛾

一般在每年的5月下旬至6月初、6 月中下旬芡实田出现为害,7-9月是斜纹夜蛾为害盛期。幼虫群集叶片啃食叶肉,蚕食叶片造成缺刻,发生严重时叶片被吃光。

防治方法:我们可以用杨树枝、黑光灯、糖醋酒液、性诱剂等诱*成虫。我们应该在傍晚前后 进行药剂防治,可以选用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2000-3000倍液或10%虫螨腈悬浮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天左右用不同药剂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芡实的栽培方法,芡实怎么栽培最好(6)

6、采收

芡实的全身有刺,采收较为困难,一般只收1-2次,采收时间为每年的9月中下旬。采收应该适期,随产品规格要求而异。芡果成熟的标志为柔软、饱满、紫红色、光滑无毛、无黏液。如果判断芡果成熟度有困难,可以在芡果顶部剥出1粒种子进行检查。芡果采回后,我们就要及时进行加工,加工前必须放在水中保存。芡果全部收完后,立即彻底清除衰老植株和准备种植下茬作物。

芡实的栽培方法,芡实怎么栽培最好(7)

农学博士有话说: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 十分适合芡实的种植,可以取得不错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亩土地可以获利3500-4000元,比种植传统水稻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