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拌芥丝的做法大全,北方酱油焖芥丝的做法大全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3 07:38:20

有很多次,病恹恹的我一连数天茶饭不思,母亲只得将芥菜丝放在锅里蒸熟了,再放上几滴比金子还要珍贵的菜油,哄着我勉强吃下一点点饭食,那情景想起来真是没齿难忘。

初中上完后,我到离家较远的高中读书,吃住在校,每天的饭食总是杂粮面窝头就咸菜疙瘩。

就靠着这一瓶瓶芥菜丝,我度过了整整三年的高中生活。每天里咀嚼着芥菜丝,我似乎品尝到了生活的滋味、人生的滋味。

芥菜历史长得很

诸葛亮可能就是发明腌制芥菜丝的人

芥菜的历史可以追溯得很远很久。资料记载,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曾出土有芥菜籽,而先秦文献如《礼记·内则》中有“脍春用葱,秋用芥”的记载。

据说,唐皇李世民避难少林寺,清帝乾隆游览嵩阳书院,都因这种菜肴“味道奇妙”而赞叹不已。

而武则天游嵩山染风寒于石淙河,食用芥菜后病情大为缓解,随降旨列芥丝为御用药膳。

还相传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古隆中,每当寒冬腊月,就把称为“蔓芥”的野菜挖回来凉拌了下饭吃。

北方拌芥丝的做法大全,北方酱油焖芥丝的做法大全(5)

有一次诸葛亮出门访友,临走前做了一盘蔓芥丝,数天后回家,竟然发现没吃完的蔓芥丝并无异味,又脆又嫩,非常可口,立即悟出了其中的奥妙:新鲜的蔓芥用盐腌一些时间就能变成美味佳肴。如此说来,诸葛亮可能就是最早发明腌制芥菜丝的人。

有一句俗话叫做“渺小如草芥”,意思是说世上越渺小的东西生命力越顽强,芥菜就是一例。芥菜的味道虽苦,但种芥菜的过程,却美得像一首诗。

阳春三月,田野里油菜花开得一片金黄时,农家小菜园里,三五棵芥菜也抖开肥嫩的叶子,伸展开碧绿的枝条,扑腾开一片灿烂的金色了。

北方拌芥丝的做法大全,北方酱油焖芥丝的做法大全(6)

彩蝶在花间翩翩起舞,摆弄出各种美丽的姿态。蜜蜂们穿梭忙碌,嗡嗡地哼着唱着,一棵芥菜俨然是一座热闹无比的舞台,春的颜色、春的色彩尽在其中了。

转眼间春归深处,芥菜花悄悄地落下,碧玉般的枝头托起一支支又细又长的果实,在温柔的风里轻轻摇摆。南风渐起,小麦覆陇黄的时候,芥菜的果实也该成熟了。

老人们把这些芥菜的果实放在向阳的墙边晒上几天,然后在地上铺一块塑料布,将果实里的种籽拍打出来,那些金黄色的籽粒在塑料布上跳着蹦着,简直就是一个个鲜活的跃动精灵。

乡下有句农谚,叫“头伏萝卜末伏芥,中伏里头种白菜。”三伏天里,太阳光如金属溶液一样从天上倾泻下来,滚滚的热浪简直令人喘不过气来,然而这时却是农人经营菜蔬的黄金时节。

芥菜的种籽撒进鲜润肥沃的土壤,三五天就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碧绿探出头来,眨眼间就长成一汪汪绿波荡漾的湖水了。

北方拌芥丝的做法大全,北方酱油焖芥丝的做法大全(7)

那些娇贵的蔬菜们,从下种开始,就需要不停地程序繁琐地进行管理,需要施这样那样的肥料,需要三天两头地浇灌,而芥菜却基本上不需要这些。

它就像乡下的孩子一样,不管条件多差,总是泼泼壮壮、无忧无虑地生长,那种对艰苦环境的适应能力,那种发自原始的蓬蓬勃勃的生命力,令人感叹不已。

佛教上有一句名言:“须弥芥子,可纳大千世界。”人在世俗社会上生活,眼前的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只有拥有那份“布衣暖,菜根香”的清心,才能永远保持内心的清静悠远。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葛国桢,河南鄢陵人。现为许昌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冷暖人生》、《燕子飞来》等个人文集,主编出版5卷本的《天下庾氏文化之根》丛书。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关注“豫记”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转载”。投稿请发送邮件至 yujimedia@163.com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