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岛大部分是山地又没有珍稀资源
伊斯兰教传播得越快越广,意味着印度教的满者伯夷王国越衰落。历史在这里再一次轮回,1498年东爪哇苏丹国联合其他苏丹国灭亡了满者伯夷王国。
伊斯兰教随即取代印度教在印尼群岛占据了统治地位,就像200年前印度教取代佛教一样。印尼群岛的两次宗教替代,都借助了这里极度分散的万岛地形,所不同的是,印度教走的是下层路线,伊斯兰教则主要从领主和商人入手。
四、以死抗争比佛教幸运的是,印度教并没有完全退出,找到了一个落脚点。国破族亡的满者伯夷王室和贵族,逃到了爪哇岛以东的巴厘岛上,以东部的登巴萨为中心,继续他们的统治和印度教信仰。
伊斯兰教在各苏丹国的支持下,很快席卷整个印尼群岛,印度教徒纷纷改信伊斯兰教。作为“前朝余孽”,避难于巴厘岛上的满者伯夷王室却没有遭到伊斯兰势力的追*。巴厘岛与爪哇岛之间的海峡最窄处仅有3.2公里,完全阻挡不住苏丹的军队。
▲巴厘岛上的乌布王宫
这首先要归功于满者伯夷王室幸存者的自我克制,他们没有致力于恢复故国的荣光,而是更关注建设巴厘岛、巩固印度教文化,使巴厘岛成为印度教在印尼群岛的最后一个堡垒。
更主要的原因是,伊斯兰世界没有出现类似室利佛逝室和满者伯夷那样的统一王国,同时并存着很多个苏丹国。除了东爪哇外,大的有马来半岛上的满剌加、加里曼丹岛上的文莱等等,小的多达几十个。
▲日惹苏丹是印尼最后一位有领地的苏丹
这些苏丹国为了争夺富饶的爪哇岛、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以及对海上贸易路线的控制权,经常相互征伐,势如水火,根本顾不上无法带来利益的地区,哪怕是近在咫尺的巴厘岛也一样。
另外,巴厘岛本身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这座岛的面积虽然有5620平方公里,但大部分是山地,自产粮食仅够满足岛上居民的需要,没有重要的矿产资源,又远离海上贸易路线。
▲荷兰东印度公司忽略了没有价值的巴厘岛
因此,苏丹们丝毫没有在意巴厘岛的“前朝余孽”和印度教堡垒,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吧,因为很快就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苏丹们操心,欧洲殖民者出现了。
满者伯夷王国灭亡仅13年后的1511年,葡萄牙人攻占了马来半岛南部的重要港口满剌加。除了有坚船利炮外,伊斯兰苏丹国之间的内讧也是葡萄牙人得手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