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文化渗透进巴厘岛的方方面面
“登巴萨”惨案震惊了欧洲,迫使荷兰人只好改用温和手段,虽然仍旧在1908年将巴厘岛纳入荷属印尼管辖范围,但没有强迫巴厘岛居民改变信仰,这才使印度教在这里被保存了下来。
五、世外桃源荷兰人对巴厘岛的统治仅有34年,二战中被日本法西斯占领,1949年随印度尼西亚独立,成为巴厘省,首府为登巴萨市。印尼虽是个以穆斯林为主体的国家,但世俗程度较高,也允许人民宗教自由,巴厘岛的印度教没有受影响。
从独立之初,巴厘岛便遭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只有农业,缺少工商业和矿产,看不到任何潜力。于是,巴厘岛在上世纪70年代初,把旅游业定为最主要的发展方向,聘请欧美专家做了长达30年的旅游业发展规划。
▲1969年建成的乌拉莱国际机场已显老旧
1969年乌拉莱国际机场建成,1972年在岛南和岛北多处海滩开辟出旅游度假区,然后向整个沿海地区拓展。到目前为止,巴厘岛已拥有上千家高级酒店,旅游配套设施极其完善。
印尼政府没有因为巴厘岛的印度教信仰而对其进行限制,还采取不少措施帮助其发展,尤其是将巴厘岛列为旅游免签/落地签口岸,许多不能免签证进入印尼的国家(包括中国),却可以免签证/落地签进入巴厘岛。
▲人间仙境般的巴厘岛
在这里,游客们不光可以尽情享受沙滩和阳光,还能领略到火山、热带雨林与海洋交相辉映等奇景,以及充满异域特色的印度教文化。巴厘岛每年都能吸引600多万全球游客,是享誉世界的旅游胜地。
“天堂之岛”、“诗之岛”、“神仙岛”、“千寺之岛”,只要细数一下游客们赋予的这些外号,便能体会到巴厘岛的魅力,这是一处远离尘世喧嚣的桃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