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白色蠕虫是什么,大米的白色虫子是什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4 08:09:51

大米是中国人的主要主食,日常食材采购时,往往第一个考虑的就是家里大米储存量。但是很多人也被大米中频频出现的“米虫”或者“小黑甲虫”困扰,明明自家大米保存环境密闭且干燥,为何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生虫的大米是否会对身体健康有不良影响呢?如何才能最大可能避免大米生虫呢?

其实大可不必为这些问题苦恼,我们将科学地解答这些问题。

大米白色蠕虫是什么,大米的白色虫子是什么(1)

虫子伴随大米生长

大米中最常见的虫子就是米象。这种虫子在我国南北方叫法不同,谷牛、蛀牛子、咩子、米虫等指的就是米象。

米象一年可以多次繁殖,寿命也随着繁殖结束而终结。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下,米象的繁衍代数不同。在东北地区,米象一年更迭1-2代,而在广东等湿热地区可达7代!

米象以谷物为食,不止大米,在玉米、小麦、高粱等主食作物里也普遍存在

大米白色蠕虫是什么,大米的白色虫子是什么(2)

我们经常见到的白色软体虫和黑色甲虫都是米象,只不过是它们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而已。

米象的虫卵我们很难用肉眼观察到,因为它们只有0.6毫米左右长度,宽度不足0.3毫米,并且乳白色半透明,成虫产卵时会蛀空大米并且把卵排在其中,之后用分泌物封住缺口,大米看起来就和之前一样完整。

幼虫孵化出来后,会从大米中爬出,我们淘米时会发现白色的蠕虫就是它们。米象的幼虫很好分辨,因为它们的身上有很多节,并且头是黑褐色的,一般体长2.5-4.5毫米。幼虫还很会“装死”,淘米时它们会一动不动,认真观察就能挑出来。

大米白色蠕虫是什么,大米的白色虫子是什么(3)

再来说让我们倒胃口的成虫。米象幼虫会经过“化蛹”的过程,因为蛹和米粒实在太像了,我们几乎无法分辨。但是成虫就不一样了。米象成虫一般是黑褐色,有个很突出的“鼻子”,其实那是它们的吻,可以通过长吻来蛀食大米等谷物,也弄排卵时很好的掏空米粒中间部分。成虫的甲壳下面有翅膀,它们是飞行到稻田或者谷仓中产卵的,想象不到吧?

每到产卵季节,米象就成群结队地寻觅稻田和谷仓,也就是说,我们储存大米的环境即便再密封,一旦遇到合适的气温和湿度,也会孵化出米虫。同样的,即便大米进入谷仓前没有接触过米象,因为储藏量巨大,难免会有漏网之鱼在存取过程中潜入,所以米象很难被避免。

大米白色蠕虫是什么,大米的白色虫子是什么(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