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数字91就是单条轮胎的载重能力,91就是表明他的最大承受重量在615KG以内,一般是没有问题的。这里我们也帮大家整理了对照表(见上图)。一般我们的家用车都在80以上。
后面的字母V则是它的最高时速承受能力,W就是表明它的最高时速能承受270KM\H以内,如果超出这个速度,就会有爆胎的风险。这里我们依然为大家整理了表格,一般家用车都是S以上。
上面的这一组数字字母组合,是我们最为常见的。它是一条轮胎的基本信息,而接下来我们说一说一条轮胎的性能指标,他就是轮胎的3T等级标识,从左至右一次是是耐磨指数、牵引力等级和温度指数。
耐磨指数这个很好理解,就是行驶一定里程后轮胎磨损的情况。它的基数是100,每100对应的就是48000公里(实验数据)。如上图中这条轮胎,它的耐磨指数是340,那他的理论行驶里程就是3.4×48000公里,但实际情况不可能跑这么长。我们只要知道这是它的耐磨指数,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耐磨指数越高越好,其实不是这样的。轮胎越耐磨就说明越硬,不仅舒适度差且抓地力也较弱,所以在平衡点附近才是最好的。这也是为什么米其林的胎,舒适静音及抓地力都很好,但不耐磨且容易起皮的原因。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牵引力等级简单点说就是轮胎的抓地能力,分为四个低级,依次为AA、A、B、C。没什么好说的等级越高,抓地越强,有利于操控和缩短刹车距离。
温度指数指的就是轮胎的散热能力,分为三个等级,依次为A、B、C。等级越高,高速的散热能力越好。当然一般家用车这项指标的意义不大。
下面说的对我们车主去修理店换胎很有用。轮胎的产地信息和生产日期。DOT、OCWC、05BX、3513,这样一组标识最重要的就是后面的生产日期。前面的两位数字代表生产的周次,后面两位数字代表生产年份,上图这条胎就是2013年第35周生产的,换算成月份的话就是13年的9月份生产。这在我们更换新轮胎时,就很有必要看清楚了。因为虽然轮胎不会坏,但是时间长的库存轮胎是会出现橡胶老化的,所以在换胎时我们一定要换新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