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到山海关途经哪些地方,北京到山海关沿途山脉河流城市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5 23:47:21

居庸关。图源:图虫创意

有的将关城与绵亘的城墙相结合,使得每座关隘在攻防战中各显奇效。

二、中国关隘始祖——“百二秦关”

(1)函谷关

我国的关隘建设历史悠久。早在西周时期,华夏大地上就矗立起第一座名扬四海的雄关“函谷关”,距今已有3000年。

北京到山海关途经哪些地方,北京到山海关沿途山脉河流城市(9)

历史上共有三个函谷关:古函谷关、汉函谷关、魏函谷关。照片为灵宝市函谷关。图源:图虫创意

函谷,即关在谷中,深险如函之意。《灵宝县志》中记载,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

函谷关关城为不规则长方形,东城墙长1.8千米,西城墙长1.3千米,南城墙长0.18千米。在函谷关后,是长达15公里的函关古道。

作为进出此地的唯一交通要道,《太平寰宇记》称“函谷关道车不分轨,马不并鞍。”

春秋战国时期,函谷关属于秦国的王畿之地,作为国都咸阳的门户,成为六国合纵抗秦的主要战场。考古专家曾在此处挖掘出一具古代人遗骨,发现其身上中箭十多处,可见当年战争的惨烈。

自诞生之日起,函谷关历经了七雄争霸、楚汉相争、八王之乱、安史之乱、黄巢起义、李自成起义,乃至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狼烟烽火。无论是逐鹿中原,抑或进取关中,函谷关都是重要通道,可见其重要性。

在那个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时代,军事运输补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运往函谷关的补给还需要经过狭长的函谷。因此,函谷关逐渐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随着关中地区的过度开发,加上黄河改道、水位下降、河床裸露等因素,使得原来“丸泥可塞”的函谷关逐渐失去了战略意义。

(2)潼关

于是,函谷关的替代者——“潼关”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北京到山海关途经哪些地方,北京到山海关沿途山脉河流城市(10)

黄河边的潼关城楼。图源:图虫创意

比起函谷关,位于黄河“几”字形拐角处的潼关,更靠近长安城(今西安)。单纯从防御作用上看,守潼关和守函谷关作用是相同的,而且潼关还有个优势,那就是城门外为湍急的黄河。

黄河不同于长江,冬天由于天气寒冷,河面会结起一层厚厚的冰层。冻上之后,河面将如同平地一般,行人来去自如。

北京到山海关途经哪些地方,北京到山海关沿途山脉河流城市(11)

冬季黄河。图源:图虫创意

因此,如果不在此地设卡,敌人趁黄河结冻再发起进攻,则可能使位于关中地区的政权遭受惨重损失。如春秋时期的“崤之战”。

当年,秦国千里迢迢出函谷关,至洛阳,攻打中原地区的郑国。在回军途中,遭遇北方强国晋国军队两面夹击。当时正值冬季,黄河结冰,过了函谷关后,秦军无险可守,被堵在峡谷内,动弹不得,最终全军覆没。

所以,在以长安为国都的朝代,潼关的地位比函谷关更为重要。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为防止关西兵变,建潼关,废函谷关。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率大军在此与马超、韩遂等展开激烈战斗。曹操在此战中几欲丧命,但凭着潼关的战略优势和离间计,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并最终压制关中。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中原政权频繁地交替更迭,潼关成了各大政权的兵家必争之地。

北京到山海关途经哪些地方,北京到山海关沿途山脉河流城市(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