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沿着黄河走,
一边顺着秦晋的版图从北流向南,
一边渗透两岸的脉络由东跨到西。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食物,
面条制作简单、食用方便,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陕西和山西更是把面吃出了更高的境界,
压幹捏搓拉,煮蒸炒烩炸。
因时而异,因地制宜,
黄河水浇在两地的面粉上,开出花儿来。
陕西的面像漂亮的夫人,高调的有面子,
山西的面像贤惠的妻子,低调的过日子。
陕西的面是中华的地大物博,钟灵毓秀,
山西的面是中华的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一出唐明皇,一出杨家将。
难分高下,也不必分高下。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枕山河一碗面。
面条沿着黄河走,
从甘肃的牛大,流向河南的烩面,
面条沿着长江走,
从担担面小面,流向热干面、奥灶面。
一筷子挑起奔流的大江大河,
是我们选择了面,也是面选择了我们。
只是在秦晋两地,
这一份热爱被放大、被深入、被继承、被发扬。
被双手和胃口给予大大的拥抱。
做好一碗面,
是对生命的感恩,是对生活的热爱。
陕西的面,山西的面,
中国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