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
明代倒是出了刘瑾、王振、魏忠贤这样的权监,但是他们没有兵权,因为身体残缺也被读书人从心里鄙视,得不到士大夫阶层的支持。
他们能够专权,很多都是皇帝出于制衡内阁官员的考虑,一旦失去皇帝信任,立刻身首异处,猖狂如“九千岁”魏忠贤,被继位没多久的崇祯不废吹灰之力除掉。
清朝的太监处境还不如明朝同行,直到大清快灭亡了,才出了个李莲英。
李莲英很清楚自己的权势地位依附于皇权,慈禧太后死了,他就啥都没了,所以他两头押宝,对光绪帝也很恭敬照顾。
李莲英
根据相关记载,“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很不受慈禧待见了,李莲英还时常对他嘘寒问暖。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逃亡西安的路上,李莲英见光绪被褥十分破旧,还特意找来全新的给他换上,后来光绪回忆这一幕感激地说:“如果不是李莲英,我当时可能就冻死了。”
因为光绪帝比慈禧太后年轻36岁,照常理来说慈禧会死在光绪前面,光绪帝迟早会亲政,事先巴结好他,以后李莲英还能有个好下场。
所以李莲英虽然有条件毒死光绪,却没有动机,能在慈禧跟前几十年屹立不倒,政治嗅觉敏锐的他很清楚弑君会有什么下场。
(李莲英)
背叛光绪的袁世凯在“戊戌变法”中,光绪帝秘密联系袁世凯,希望借助他手里的新军发动政变,从慈禧手中抢过朝政大权。
但是精明如袁世凯,很清楚光绪和慈禧的势力孰强孰弱,转头就把光绪卖了,将他的计划对慈禧和盘托出,借此大功,从此官运亨通。
光绪帝当了几十年傀儡皇帝,如果说他对慈禧除了恨意还有点母子之情,那么对于袁世凯这个叛徒,光绪帝可以说对其恨之入骨。
袁世凯
这一点可以从溥仪继位后,摄政王载沣(光绪亲弟弟)马上就罢免袁世凯为光绪帝报仇可以看出来。
袁世凯很清楚慈禧死后,光绪帝一定会对自己动手,到时候权利地位,甚至项上人头都可能不保,从这点看,袁世凯确实有足够动机谋害光绪帝。
如《世载堂杂忆》中就记载:袁世凯手下谋士建议他联系李莲英,毒死光绪帝。
但是袁世凯虽然手中掌握全国最精锐的北洋新军,他的势力却没有深入皇宫,他没有条件实施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