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李时珍曰:“此物出巴蜀,而形似菽豆,故以名之”。实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L.)的种子。其性味辛、热、大毒!具有泻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虫毒的功能。其疗效始终十分显著且可靠,尤其在悠久的祖国医药实践中,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巴豆加工炮制方法,各法不但制约了它的毒性,而且更有利于巴豆广泛而灵活地使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
巴豆炮制方法的演化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自西汉到唐代是巴豆炮制方法的起始期,宋代是巴豆炮制方法的发展期,元至明清两代是巴豆炮制技术成熟期。此三个时期的主要有关医药文献及炮制特点分述如下:
01
汉唐时代:起始期
巴豆虽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但书中并无炮制方法的记载。汉.张仲景《金匮玉函经》中始有“巴豆去皮心,复熬(即炒)变色;或别捣如膏,乃纳入药末之中,更下粗罗”两种简单炮制方法的记载。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有“……诸有膏脂药皆先熬令黄黑,别捣另如膏,乃和丸散”。此谓将熬、捣合为一法,并指出巴豆必此而入丸散中用。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有“热灰火中炮去皮,勿伤破白肉”的火炮法。此法在加热温度上较“熬”提高了,去毒的效果也更好了。可见汉唐不仅开始有炮制巴豆的熬(炒),炮两种直接加热法,并将熬、捣合为一法且指明巴豆必此而入丸、散中用。
02
宋代:发展期
宋代是巴豆的炮制方法的极盛时代,由于宋代医事组织日臻完善,国家设立太医局及惠民和剂局,医药事业列为官办。中药生产要求按照官定配方手册——“和剂局方”制作,相应地对于药物制剂前的加工炮制方法也就要求更高、方法更趋完善,巴豆的各种炮制方法不断出现。雷敩的《炮炙论》载“凡修事巴豆敲碎,以麻油与酒煮干,研膏后用。每修事巴豆一两,以麻油、酒各7合”,提出了油酒共煮巴豆的炮制方法。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记有巴豆的多种炮制方法:
1、“以面炒微黄”(面炒)。
2、“去皮,以油燥焦,去心膜”(油酥)。
3、“去皮研烂以头醋熬膏或醋煮令熟去皮”(醋炒、醋煮)。
4、“去皮心,研,纸裸压去油”(冷压去油制霜)。
5、浆水煮一复时,不住添热水,去心膜,纸里压去油”(湿热压油制霜)。
6、“去皮心膜,以湿纸三重裸于煻灰火内煨令熟,取出研细压去油”(热压去油制霜)。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巴豆霜:去皮,研为粉,纸裸数重捶,油透易纸,到油尽成白霜为妙”。并指出了此为“巴豆霜”。可见到了宋代,巴豆的炮炙方法大大增多,不仅出现了液体辅料(酒、醋、油、浆水)合制法,还出现了固体辅料(面、麦、鼓)合炒的种种方法,尤其是巴豆制霜技术以宋代为首创并日臻完善。冷湿制霜、干、湿热制霜等法在宋代文献中都作了详细记载,且“巴豆霜”的名与制法也始于宋代《和剂局方》并一直沿用至今。
03
金元及明清时代:炮制技术成熟期
金元时期,李东垣《脾胃论》载“炒,和粳米炒焦去米”;《活幼心书》中“去壳膜心,存油”,此时期又增添巴豆米炒和不去油生用仁的两种方法。到明清时期已将零散的炮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继承前人炮制方法,如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凡入丸散,炒用不如去心膜,换水煮五度,各一沸——大明曰;巴豆有用仁者,醋炒者,烧存性者,有研烂纸包压油者谓之巴豆霜——时诊曰”。同时期,朱橚《普济方》载“1、巴豆去皮膜,针挑上火炼存性或铁串烧,去心用;2、巴豆30枚,用油一小盏于铣子内煎,候热即一个个抛入油内,爆者拈入水内,总于控出黑皮而用油;李中梓《医宗必读》载“巴豆壳,烧存性能止泻痢”;清.《本草述》载“巴豆油:研烂,巴豆绵纸包,压取油”。可见此时期在继承总结前代经验同时,又提出了“火烧存性”、“油炸去渣取油”及“取巴豆油法”等三种炮制法。综观巴豆炮制方法发展史,可见其炮制方法达20余种之多,且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发展完善而形成各种制霜技术和方法,但制霜品又不能代替临床各科治疗的特殊需要,故又出现明清两代的几种特殊炮制方法。
本文分别节选1.李鄂生“巴豆的古今炮制方法与原理”——《陕西省1980年中医年会论文选编》。2.李鄂生“试论巴豆古今炮制与临床”——《陕西中医》1981年第2期。题目有改动。
来源:西安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