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之虎”段祺瑞是北洋集团的二号人物,此人素有“六不总理”的美名,即“不贪污肥己、不卖官鬻爵、不抽大烟、不酗酒、不嫖娼、不赌钱”,在鱼龙混杂的北洋军阀中,算得上是私节无亏。但段祺瑞输就输在政治野心太大,太热衷于权力。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一心想博取北洋军阀的最高领导权,通过枪杆子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但他的心机太甚、操之过急,加上段祺瑞在某些方面,颇有点西楚霸王项羽的影子,为人自负、无法容人、有过不罚、有功不赏,因此不得军心。
在整个北洋时代,段祺瑞麾下的皖系军阀,一向是战斗力最弱的,最后,段祺瑞本人也被冯玉祥赶下台,从此退出政界,以“正道居士”为名,潜心佛学,不问世事。
北洋三杰中最擅长带兵打仗的人,当属“北洋之狗”冯国璋。但用今天的话讲,冯国璋缺乏政治敏感性,毫无权谋手段。武昌起义之后,他没有领会袁世凯“慢慢走,等等看”的策略,不仅发兵连克武汉两镇,还向袁世凯邀功请赏,结果袁世凯勃然大怒,还把湖广总督的位子给了段祺瑞。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想独掌大权,但冯国璋却心有不甘,处处给段祺瑞唱反调。结果等冯国璋自己当上代总统后,又处处受到段祺瑞的掣肘。最终,代总统的位置还没坐热乎,就匆匆下野。积郁成疾的冯国璋,次年病故于北京。
除了煊赫一时的北洋三杰之外,北洋军阀当中还有很多名噪一时的人物,例如,妻妾成群的狗肉将军张宗昌、鼓动溥仪复辟的辫子将军张勋、曾经登上过美国《时代》杂志周刊封面的吴佩孚、一生倒戈八次的大树将军冯玉祥、土匪出身的东北王张作霖等等,都足以称之为当世枭雄。
但正如丁中江在书中指出的那样,北洋军阀毕竟不能代表历史前进的方向,终究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
为了彻底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1926年7月9日,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的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北伐,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消灭了直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部队,而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见势不妙,也纷纷弃暗投明,加入蒋介石的国民革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