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石机产量一天多少,刻石机刻一吨石头的成本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6 03:33:02

墨玉雕刻作品

从秦汉一直延至明清民国,关中石刻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从地理位置看,富平古时地处京畿北地,而富平的石头和工匠堪称古都长安石刻文化的重要创造者之一。富平石刻始于秦,盛于唐,发端可追朔至春秋战国时期,到秦始皇时已具相当高的水平,汉末和魏晋时又有了很大发展。隋唐时代京城宫苑的建筑装饰,名人*客的书画刻制,帝王将相的棺椁、石碑、石碣的刻制需求,又刺激富平石刻大为兴盛。秦李斯《峄山刻石》、东汉合阳《曹全碑》、欧阳询《皇甫诞碑》、颜真卿《多宝塔》、柳公权《玄秘塔》等,都堪称艺术精品,镇馆之宝。这些石碑无论是原创还是复制,其石料均取自富平,且大多由富平工匠雕刻。

富平以石刻为生的工匠众多,他们祖辈相传,世袭为匠,涌现了大批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元代 “陕西行省提副扎领石匠提领赵信”,富平宫里镇南陵赵家村人,石刻雕凿技艺精湛,堪称一绝。他曾带领家乡200多名工匠,远赴元大都(今北京)雕刻碑石,历时六年,在孔庙、广济寺、香山寺、碧山寺、碧云寺、兴国寺等多处,用錾子和刻刀留下了精美宝贵的石刻文化遗产。

刻石机产量一天多少,刻石机刻一吨石头的成本(5)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药王山碑林”、“祖庵碑林”、“昭陵碑林”、“长安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博物院”、“华山西岳庙”、“户县草堂寺”、“大雁塔”、“三原城隍庙”、“黄帝陵碑廊”、“大荔李氏族墓地”、“富平文庙”、“关中唐十八陵”等处,都有很多用富平北山“频阳青石”雕刻的石碑或雕像,其中有的刻有富平工匠的名字。

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石刻文物l700多件,其中80%以上为富平墨玉石所制,石碑多出自富平宫里石匠之手。清康熙间关学大师李因笃《唐陵墨玉》诗说:“唐陵下有洞产石,名墨玉。取镌碑牌,甲于天下。” 诗云:“居碛(qi)崔嵬(wei)百万层,唐家中叶起诸陵。青岑墨玉旋随辟,篆籀(zhou)光芒到处征。”蒲城唐桥陵高15米重40吨的“华表”、乾陵“无字碑”、“昭陵六骏”等大型雕塑,其石料皆出自富平。八百里秦川大量散落在民间的各类墨玉石刻造像、经幢、墓志铭、柱础、门墩石等,亦大多源自富平,其数量之多,品种之广,实属罕见。

刻石机产量一天多少,刻石机刻一吨石头的成本(6)

穿在身上的石甲胄

据史料记载,在秦始皇帝陵和阿房宫的修建过程中,曾大量开采富平青石和墨玉石。青石多用于建筑,而墨玉石质坚硬,颜色黢黑发亮,更符合老秦人崇尚黑色的国风。考古学家在秦始皇陵K9801陪葬坑中,发掘出土了大量密集叠压、用扁铜丝连缀的“石甲胄”,从而改变了学术界“秦代无胄”的观点。其加工技术之高超和精细,也刷新了我们对老秦石匠的认识。当然,这些成就与富平得天独厚的石材和技艺精湛的石匠密不可分。

刻石机产量一天多少,刻石机刻一吨石头的成本(7)

这些石头铠甲,主要由前后两片构成,前甲护胸,后甲护背,还有护肩膀的披膊甲。其裙甲不仅多采用小甲片,而且甲片与甲片之间的间隙也比身甲要大得多。这一别具匠心的特殊设计,使裙甲上下翻动更加灵活。石质头盔顶部到侧片下端长度约为30厘米,直披肩膀,对颈部和肩部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使整个头盔显得更加完美。石甲胄的设计,既注重了外观,更注重了实战。

石甲胄的制作借鉴了秦代玉石工艺,石料开片及制作甲片粗坯,细致打磨基本形成片体,经钻孔与抛光,用编铜丝缀连成形。每件“石甲胄”约需用600片墨玉石甲片,单个工匠手工制作加工约需一年时间。而陪葬坑内出土的“石甲胄”,墨玉石甲片总数超过500万片,其劳动量是相当巨大的,造价也极其昂贵,其中不知又有多少富平藉石匠献身于此。

重甲虽然从周朝就已经出现,但由于冶铁技术的落后,铁制武器无法大规模装备,因此只有少数高级将领和精锐部队可以装备铁甲。而秦军装备普遍使用的是皮甲,在冲锋时多不带重甲,而是编组敢死队,赤裸上身勇敢拼*。在当时,使用“石甲胄”是很奢侈的,或许仅仅是为了负重训练;或许秦王组建有特殊的重甲劲旅,当两军交战难解难分时,重甲劲旅横空*出,身披墨玉石铠甲,挥舞矛戈,威风凛凛,霸气雄纠。既鼓舞秦军士气,又震慑敌军,最终获得战场胜利。

遥想当年,一群富平籍工匠使用粗糙工具,精心娴熟的打磨“石甲胄”墨玉石片,口里吟唱:“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桑难平!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锋!”这场面是何等的壮观啊!

刻石机产量一天多少,刻石机刻一吨石头的成本(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