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家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是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可以帮助人们战胜懒惰的天性,可以在有限的条件下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不过,习惯并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而能够影响个体一生的习惯,更是该趁早习得。
哈佛大学在研究中发现,个体在7岁前受到的教育刺激所产生的影响占据了个体人生成长影响比重的80%。
虽然,7岁前的阶段只占据着个体人生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是由此所产生的影响痕迹却可以干预孩子的一生。
董卿是央视著名主持人,其不仅多次主持春晚,还是国民好评度颇高的《朗读者》的主持人。她给人的感觉除了端庄大方外,还有着浓浓的书卷气,在节目中,她总是能够将一些好词好句信手拈来。显然,这样令人惊艳的表现完全得益于其巨大的诗词量储备。
在参加访谈节目的时候,董卿表示自己在很小的时候就有阅读的习惯。虽然在很小的时候,她对于阅读并不十分感兴趣,甚至还觉得有些枯燥无聊,但是在父母的监督影响下,她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如今的她仍然保持着每天阅读的习惯,她说,“我一天不读书,就像没有洗澡那样浑身不舒服。”
在谈到父母在自己儿时阅读习惯养成上的“严厉”时,董卿也很是感慨,不过,如今的她更多地还是感激父母的这份“良苦用心”。按她的话来说,小时候吃的苦,要比长大后吃的苦轻松得多,好的习惯应该趁早养成。
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7岁之前是个体成长最为难得的可塑期。
可见,抓得住这个“可塑期”的父母更容易看到教育的成效和优势。其实,在幼时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家长适当地“狠下心”来,这反倒是对孩子的一种成就。
这4个好习惯,在孩子7岁前父母就该下功夫好好培养习惯一:阅读的习惯
在电子产品普及的当下,阅读的习惯变得很难坚持。相较于书籍上的内容,孩子们更加倾向于选择画面活跃的动画片。
不过,阅读所带给孩子的思考空间确实活跃的电子画面所不能给予的。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实现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能够实现心性的陶冶和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