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黄汤黄叶
【原料】带有茸毛的芽或芽叶
【代表茶】君山银针、黄芽等
【加工】鲜叶→*青→揉捻→焖黄→干燥
【功效】黄茶茶叶保留了大部分天然物质,有*菌、消炎的作用。
【冲泡方法】茶水比为1:50,水温85-90°C,充分浸润茶叶,加水到盖碗七八分满,等到30秒左右,就可以喝了。
4、青茶(发酵度:15%~70%)——半发酵茶
青茶的发酵,是“摇”出来的。“摇青”这一工艺,发酵的通常是茶叶的边缘,所以青茶的特点有“绿叶镶红边”。
【特点】绿叶红边
【干茶】呈深绿色或青褐色
【茶汤】呈蜜绿色或蜜黄色
【原料】一芽两叶,枝叶连理
【代表茶】铁观音、冻顶乌龙、武夷岩茶(大红袍)、闽北水仙等
【加工】鲜叶→萎凋→摇青→*青→揉捻→干燥
【功效】改善心血管症状,降低血液黏稠度,还能清除油腻,控制体重及中和胃酸,想减肥的朋友可以经常喝。
【冲泡方法】用沸水冲泡,茶水比为1:30,先要快速润洗,香味更好发挥,第一泡15-20秒左右出汤,第2泡开始浸泡时间延长5-10秒,喜欢喝浓一点的茶友可以泡久一些。
5、红茶(发酵度:70%-90%)——全发酵茶
红茶,如祁门红茶,靠的是揉捻或揉切破坏茶叶细胞,让茶多酚氧化。
【特点】红汤红叶
【干茶】颜色为深红色
【茶汤】呈朱红色
【原料】大、中、小叶都有。分为条形红茶和红碎茶
【代表茶】祁茶、滇红、宁红、宜红等
【加工】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功效】驱寒暖胃,提神醒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
【冲泡方法】茶水比为1:30,放入5克的茶就放入150ml水,用85-95°C的水来冲泡。
6、黑茶(发酵度:随时间会变化)——后发酵茶
黑茶的发酵是最特殊的。其他茶类都是仅依靠自身的物质发酵,而黑茶的发酵还借助了外界的微生物的力量。
在湿热条件下利用微生物菌落缓慢发酵所得,因此发酵非常的彻底。
【干茶】呈青褐色
【汤色】橙黄或褐色
【原料】多为大叶种茶
【代表茶】普洱茶、青砖、六堡茶、等
【加工】鲜叶→*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
【功效】黑茶助消化,还可以治疗腹胀、痢疾。
【冲泡方法】茶水比为1:30左右,用用沸水冲泡,泡茶前需要洗茶,洗完茶,浸泡1分钟左右。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茶叶的发酵只是一种工艺。就是说,任何一个地方的新鲜茶叶,理论上可以做成任何一类茶。
茶叶发酵,实质是茶多酚的氧化。茶多酚本无色,经过氧化,会变成黄色的茶黄素,接着变成红色的茶红素,最后成了黑褐色的茶褐素。
这个过程,就是茶叶的发酵。发酵度越高,茶汤的颜色就越深。